自入大王川,襟怀忽洒然。
石边多废宅,山上尽闲田。
淡淡岚光薄,萋萋草色鲜。
自从兵革后,林下少人烟。
自入大王川,襟怀忽洒然。
石边多废宅,山上尽闲田。
淡淡岚光薄,萋萋草色鲜。
自从兵革后,林下少人烟。
这首诗描绘了大王川的自然风光与历史变迁,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自然之美。
首句“自入大王川,襟怀忽洒然”,诗人踏入这片土地,内心顿时感到轻松愉悦,仿佛所有的烦恼都随风而去。接着,“石边多废宅,山上尽闲田”两句,通过描述废弃的房屋和闲置的农田,暗示了这里曾经的繁华与如今的荒凉,时间的流逝在自然与人类活动的痕迹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淡淡岚光薄,萋萋草色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新的画面,淡淡的雾气与翠绿的草色相互映衬,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然而,这种宁静与美好之下,隐藏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因为接下来的“自从兵革后,林下少人烟”揭示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影响,曾经繁茂的森林如今人迹罕至,一片荒凉。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细节描写,展现了大王川从繁荣到衰败的过程,以及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诗人的笔触细腻,情感丰富,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流露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作品。
家在大江东复东,去君一舍碧流通。
那知临水登山处,同寄飞蓬断梗中。
愁绝杯中千里月,梦萦江上一帆风。
只今且作须臾意,更典云裘醉小丛。
溪山有底好,适契贫士欲。
敢论生不侯,但喜梦非仆。
千秋钓台水,不濯市朝足。
而我独何人,得寓尘埃目。
携筇纵朝步,初日穿林麓。
西风扶两腋,一举千里鹄。
东窥夫差国,繁华混真俗。
浊流驾颓波,一往不可复。
之子居其间,嗜古追前躅。
为寄无弦琴,一和郢中曲。
小栟妙语言,下笔初无难。
曹郎更精深,一字不苟安。
我师陶靖节,亦未游其藩。
但觉万仞渊,中有蛟龙蟠。
人言失故步,乃在学邯郸。
平淡恐未臻,先作郊岛寒。
古来文墨士,十九姓字漫。
尚赖相可否,盐梅助咸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