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月三更白,江风七月寒。
久知行客惯,强作故园看。
菜疃依壖辟,茆亭傍水安。
萧条南戍里,独自戴儒冠。
海月三更白,江风七月寒。
久知行客惯,强作故园看。
菜疃依壖辟,茆亭傍水安。
萧条南戍里,独自戴儒冠。
这首诗描绘的是夜晚在海边和江边的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感受。"海月三更白,江风七月寒",通过海月的皎洁和江风的凉意,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寂静的氛围。诗人久居他乡,早已习惯这种旅途的艰辛,却仍试图将眼前的景色当作故乡来看待,体现出思乡之情。
"菜疃依壖辟,茆亭傍水安",描述了简朴的田园风光,菜地沿着河岸开辟,茅草亭静静地建在水边,这些寻常景致在诗人眼中显得格外亲切。然而,"萧条南戍里,独自戴儒冠"揭示了诗人的孤独与落寞,身处荒凉戍所,只有自己一人身着儒生的帽子,表达了他对仕途失意或漂泊在外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夜景色为背景,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乡之情,语言朴素,情感深沉。刘崧作为明代诗人,其作品往往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士生万里合鹏抟,憔悴青衫且自宽。
薄禄及亲虽共喜,远途将父亦诚难。
关山可厌风尘恶,蓬荜应思菽水欢。
只道耄年心似铁,诗成也作鼻辛酸。
枉是儒冠遇太平,穷人那许共功名。
枯肠不饱三升稷,皓首犹亲二尺檠。
寓世已为当去客,爱书更付未来生。
夜阑抚几愁无奈,起视离离斗柄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