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幽居遣怀三首·其一》
《幽居遣怀三首·其一》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大患元因有此身,正须枵腹对空囷。

扶持接客宁嗟老,质贷迎医未厌贫。

碓下罕遗鸡啄粒,席间不扫鼠行尘。

时时笑顾儿曹说,纵有烟霄莫问津。

(0)
注释
大患:最大的忧虑。
元因:根源。
枵腹:空虚的肚子。
空囷:空荡的粮仓。
扶持:尽力接待。
嗟老:不嫌年迈。
质贷:借钱。
厌贫:不嫌弃贫穷。
碓下:舂米的地方。
鸡啄粒:鸡吃的食物。
席间:宴席上。
鼠行尘:老鼠留下的灰尘。
笑顾:笑着对……说。
儿曹:孩子们。
烟霄:飞黄腾达的机会。
莫问津:不要问那条路。
翻译
最大的忧虑其实源自自身,现在我空虚的肚子正对着空荡的粮仓。
尽管年迈,我仍尽力接待客人,不嫌贫穷,借钱求医。
舂米时几乎不留一粒给鸡吃,宴席上也不驱赶老鼠留下的灰尘。
我时常笑着对孩子们说,即使有飞黄腾达的机会,也不要问我那条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幽居遣怀三首》中的第一首,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困境和内心世界的感慨。首句“大患元因有此身”,揭示了诗人认为人生最大的困扰源于自身的存在,暗示了他对生命的无奈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接下来,“正须枵腹对空囷”描绘了诗人清贫的生活状态,以空荡的粮仓(空囷)象征内心的空虚。

“扶持接客宁嗟老”表达出诗人尽管年事已高,但仍愿意尽力接待访客,表现出他的热情和坚韧。然而,“质贷迎医未厌贫”则进一步强调了生活的贫困,为了治病甚至需要借贷,但诗人并未因此而感到羞耻,显示出其淡泊名利的态度。

“碓下罕遗鸡啄粒,席间不扫鼠行尘”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生活的简朴,即使粗茶淡饭,也不失生活的尊严。最后两句,“时时笑顾儿曹说,纵有烟霄莫问津”,诗人以幽默的方式告诫晚辈,即使有飞黄腾达的机会,他也无意追求,更愿意在这种宁静的生活中自得其乐。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生活境遇和个人心境,展现出一个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隐士形象,体现了陆游深沉的人生哲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赠马君美

波扬溟渤骇长鲸,何处熙熙物自春。

山下有田皆种德,天涯游子欲亲仁。

云烟荏苒风尘远,林壑幽深虎豹驯。

数册閒书一茅屋,此中便可著閒身。

(0)

送吴真人

具严威命有祠官,历祀名山不厌难。

上帝乘龙游下土,真人骑鹤降虚坛。

已刊白玉为封检,更铸黄金作祭冠。

国寿延洪千万岁,愿祈谷熟小民安。

(0)

赠刁益之

当年投笔去儒宫,云翼抟霄负积风。

魏阙殊恩縻好爵,冀方伟绩摄元戎。

侯藩户部悲歌外,宰树家山醉眼中。

应接尚无衰惫气,不应便作嗫嚅翁。

(0)

闻有将游崆峒者示之以诗

块破两土山,川狭浊泾注。

古城随地形,南方劣千步。

客从扶风来,触目意甚恶。

梦想终南山,时咏退之句。

睫毛在眼前,昧者不自悟。

十室有忠信,贵耳多贱目。

笄头倚青壁,一舍西郊路。

昔在帝轩辕,涿鹿赫斯怒。

凶竖为鲸鲵,一战正王度。

犹惭广成子,清净理亦具。

兹山尝驻跸,北面承教谕。

何时起宫室,土木俨像塑。

年年夏孟月,虚邑事游聚。

凝妆耀岩谷,浮岚润巾屦。

高亭参青云,显敞快瞻顾。

苍松龙欲飞,废寺金重布。

君侯来西台,二府倾注措。

谈辩惊宾筵,戈矛森武库。

名山契真赏,骏马思并骛。

当招列仙癯,为解升高赋。

(0)

揽秀亭

微宵媚淑景,国香涣瑶英。

流光追飞辙,蕣华烂朝荣。

红妆荫翠幰,颜色俱倾城。

清泉渍灵药,细叶开瘦茎。

苍顽蹲怪石,虎兕伏威狞。

玄夫时曝背,仙驭能长鸣。

碎金漙露白,丛玉摇风清。

使君衣缝掖,颀然早成名。

金紫岂不贵,道重外物轻。

观化一亭中,卒岁娱同情。

(0)

宋氏家藏花光墨梅

人说花光物外仙,文章豪客欲移船。

春风留在三花树,要与东溪结后缘。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