枉是儒冠遇太平,穷人那许共功名。
枯肠不饱三升稷,皓首犹亲二尺檠。
寓世已为当去客,爱书更付未来生。
夜阑抚几愁无奈,起视离离斗柄倾。
枉是儒冠遇太平,穷人那许共功名。
枯肠不饱三升稷,皓首犹亲二尺檠。
寓世已为当去客,爱书更付未来生。
夜阑抚几愁无奈,起视离离斗柄倾。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春夜读书》,通过描绘诗人在太平盛世中的读书生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志向。首句“枉是儒冠遇太平”表达了诗人身为读书人却未能在乱世中建功立业的遗憾,暗示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接着,“穷人那许共功名”进一步强调了他作为贫士无法追求功名的无奈。
“枯肠不饱三升稷,皓首犹亲二尺檠”两句,形象地写出诗人即使生活清苦,仍坚持苦读,夜晚点着微弱的灯光,皓首穷经的形象,体现了他的勤奋好学和对知识的热爱。“寓世已为当去客,爱书更付未来生”则流露出诗人对现实的超脱态度,虽然身在尘世,但心向书籍,期待未来能以书为伴,继续追求学问。
最后,“夜阑抚几愁无奈,起视离离斗柄倾”描绘了深夜读书的情景,诗人面对书卷,内心充满忧虑和无奈,抬头望见北斗七星倾斜,似乎预示着时光流逝,也暗示了他对未来的迷茫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读书人的视角,展现了诗人对功名的渴望、生活的艰辛以及对知识的执着,同时也透露出他对现实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