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中一盏瓮头春。养气又颐神。
莫教大段沈醉,只好带微醺。心自适,体还淳。
乐吾真。此怀何似,兀兀陶陶,太古天民。
闲中一盏瓮头春。养气又颐神。
莫教大段沈醉,只好带微醺。心自适,体还淳。
乐吾真。此怀何似,兀兀陶陶,太古天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闲适中享受春天美好时光的状态。"一盏瓮头春"表达了一种淡雅的生活情趣,瓮头春意指春日里的午后时分,太阳悬挂在瓮口一般的位置,是一天中最为温和舒适的时刻。诗人不求醉酒,只希望保持微醺,以此养护内心的平和与气息的通畅。
"莫教大段沈醉, 只好带微醺"表达了诗人对饮酒的态度,不是为了沉迷其中,而是为了得到一种恬淡的享受。这种生活态度体现出古代文人追求自然、简约和内心平静的心境。
"心自适,体还淳。乐吾真"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喜悦之情。"心自适"意味着内心得到了满足与安适,"体还淳"则是身体也随之变得纯净无为。诗人在这样的状态中找到了一种真正的快乐。
最后两句"此怀何似,兀兀陶陶,太古天民"表达了诗人的这种心境与古代天地间和谐共生的情感。这是一种超越时代的生命体验,诗人通过自己的生活方式,回归到最原始、最纯粹的人生状态,与自然界融为一体。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顺应自然的生活哲学,是对古代士人隐逸生活的一种美好描绘。
浩浩长江水,东逝无停波。
及此一回薄,湖平烟浪多。
孤屿屹中川,层台起周阿。
晨望爱明灭,夕游惊荡磨。
极目青冥茫,回瞻碧嵯峨。
不复车马迹,唯闻榜人歌。
我愿辞世纷,兹焉老渔蓑。
会有沧浪子,鸣舷夜相过。
大阮归来客满堂,更移芳席近回塘。
共怜的皪水花净,并倚离披风盖凉。
银笔看题青玉案,佳人怅望碧云乡。
此时此景真愁绝,病著无因为举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