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王殿丞知眉山县·其一》
《送王殿丞知眉山县·其一》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畴昔侍严亲,俱为綵服人。

游兰已多益,得桂复同春。

风树悲欢异,萍波聚散频。

峡中尽遗事,何处不沾巾。

(0)
注释
畴昔:过去。
侍:侍奉。
严亲:尊敬的双亲。
綵服:华丽的衣服。
游兰:游历兰花之地。
得桂:获得桂花。
复:又。
同春:共享春天。
风树:风中的树木。
悲欢异:悲欢离合。
萍波:浮萍。
聚散频:聚散频繁。
峡中:峡谷中。
尽遗事:往事如烟。
沾巾:泪湿衣襟。
翻译
昔日陪伴尊敬的双亲,我们都曾是穿着华丽的人。
游历兰花之地已增益不少,如今获得桂花又共享春天的喜悦。
风中的树木见证了我们的悲欢离合,如同浮萍聚散无常。
在这峡谷中,往事如烟,何处不会让人触景生情,泪湿衣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司马光所作,名为《送王殿丞知眉山县(其一)》。通过这短小的八行,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于即将分别的伤感。

"畴昔侍严亲,俱为綵服人。游兰已多益,得桂复同春。"

这里诗人回忆起与王殿丞在朝廷中共同穿着官服、共事国政的情景,以及他们一起赏花、品香的美好时光。"畴昔"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而"侍严亲"则突显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

"风树悲欢异,萍波聚散频。"

这两句诗描绘出自然界中风吹过树木、水面上的萍草随波逐流,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和聚集与分散的无常。

"峡中尽遗事,何处不沾巾。"

诗人在这里表示,无论是在山川之间的往事,还是在任何地方,都会让人思念难忘,不禁潸然泪下。这句诗流露出司马光对友情和往昔美好的深切感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友谊和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送别时那份不舍与惆怅,是一首情真意切的送别诗。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送离大师入石洞

罗浮高万丈,缥缈在东方。

云雪藏精舍,天人待法王。

饥餐林下菌,闲梦瀑边床。

别去何消息,梅花闻处香。

(0)

宿华林寺

明月圆在沼,鸟声空北林。

淡然人境外,最爱此宵深。

万念不归梦,孤怀只付吟。

自惭非郢曲,安用觅知音。

(0)

送一灵禅师之匡庐

十年怀绪此宵平,相对疏林百感轻。

送子便须忘世法,避人应是为时名。

佳山自古遗高士,多病而今见道情。

同作旧游怜独往,凭君先试枕滩声。

(0)

西郊社集同岑梵则王说作柬屈翁山高望公诸子

西郭林泉异昔游,萧萧禾黍不胜秋。

路回野渚循绀殿,海引明霞结十洲。

佳节漫从戎马过,馀生愿傍法云休。

岩栖得共桃花隐,满载山光上小舟。

(0)

闻茶山故宅复为贼燬

家同萍梗定何时,空负柴桑掩柳丝。

未雨拙鸠怜有妇,在阴鸣鹤已无儿。

道从得丧知深浅,梦亦艰难出乱离。

已向有生明幻影,求心时作牧牛词。

(0)

送石鉴记汝二师赴栖贤·其二

青山如画昔曾游,岳色湖光一片秋。

人卧绿溪千尺瀑,潮音日在万峰头。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