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丁尚书挽词二首·其一》
《丁尚书挽词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凤跸游汾曲,非熊得伟人。

闺台尤显重,训诰愈深淳。

论道参黄阁,横经侍紫宸。

如何天不整,志业未全伸。

(0)
注释
凤跸:指帝王出行的仪仗。
汾曲:汾河弯曲的地方,可能指代某地或象征皇室巡游之地。
非熊:古代占卜吉兆,比喻得到贤才。
闺台:宫廷中的女性,这里可能特指皇后或后妃。
训诰:教导和告诫,这里指后妃对人才的培养。
黄阁:古代官署名,宰相办公之处。
紫宸:皇宫中皇帝接见群臣的地方。
整:整治,此处指事物秩序井然。
志业:志向和事业。
翻译
凤凰仪仗巡游在汾河弯曲处,非熊占卜得到了伟大的人才。
宫廷中的女性更是看重这种人才,她们的教诲更为深厚淳朴。
他在朝廷上参与重要决策,研读经典侍奉皇帝。
为何苍天未能使万物有序,他的志向和事业还未完全施展。
鉴赏

这段文字看似出自古代文人的笔下,但实际上它并非完整的诗歌,而是由几个片段组成。其中包含了对古人品德的赞扬、对其学问和地位的描述以及表达了一种对于天道不公或者个人志业未能完全实现的感慨。

首先,“凤跸游汾曲,非熊得伟人。”这里使用了两个历史上的名将——凤麟与熊耳门的故事,形象地比喻着所赞扬之人的英勇和伟大。接着“闺台尤显重,训诰愈深淳”则是说这种品德在家庭、宫廷中表现得更加突出,其教诲更加深刻而平易近人。

然后,“论道参黄阁,横经侍紫宸。”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场景:一个学者或官员不仅参与了重要的讨论,而且还能在皇帝面前陈述自己的见解。黄阁和紫宸都是皇宫的代名,这里显示出其地位之尊贵。

最后,“如何天不整,志业未全伸。”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可能是因为时代的不公或者个人能力所限,导致自己的抱负和追求没有得到完全的实现。

综上所述,这段文字体现了对古代人物品德、学问以及其在政治生活中地位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于社会或个人的不满与无奈的情感。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和任宰元绍见寄十首以归来问信湖山抚摩松菊

绿鬓久垂雪,壮心今已灰。
翩然归旧隐,端似再生来。

(0)

和陶劝农韵勉吾乡之学者

士农工商,古有四民。
惟儒最贵,但患非真。
诚能力学,进必有因。
傥或中辍,岂能为人。

(0)

和李子仪韵四首

我已成衰谢,传家在此儿。
俄然闻感疾,至欲别呼医。
愁绪浑无奈,忧心只自知。
如今安乐也,有酒任盈卮。

(0)

和梁次张谢得酒见寄四首

平生性僻有诗耽,每恨才悭不得兼。
独嗜君诗无厌斁,从教人笑我多馋。

(0)

凌歊台六首

万里清水绝点尘,别来经岁镇如新。
恨居平地去天远,喜上高台与月亲。
正好赏心拼酩酊,不堪怀古倍酸辛。
向来登此知何限,传到如今有几人。

(0)

挽范丞相五首

七十方强半,天胡不慦遗。
致身虽宰辅,遭世已艰危。
计策安宗社,勋庸载鼎彝。
国讎犹未灭,岂料哲人萎。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