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居远尘杂,崇论探杳冥。
亹亹玄运驶,林林群动争。
天道固如此,吾生安得宁。
高居远尘杂,崇论探杳冥。
亹亹玄运驶,林林群动争。
天道固如此,吾生安得宁。
这首诗是宋代朱熹所作的《云谷杂诗十二首》中的第六首,主题为“讲道”。朱熹是中国理学的集大成者,此诗体现了他对宇宙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高居远尘杂”,描绘了诗人远离尘嚣,身处高处的宁静状态,暗示了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接着“崇论探杳冥”则表达了诗人深入探讨宇宙奥秘的决心与勇气,展现了他追求真理的精神。
“亹亹玄运驶”一句,以“亹亹”形容时间的流逝,暗示宇宙运行的永恒不息,而“玄运”则指深邃的自然规律。这句诗揭示了自然界运行的神秘与不可预测性。
“林林群动争”描绘了自然界中万物竞相生长、竞争的景象,强调了生命的力量与多样性。这一景象与前文的宇宙运行形成对比,展示了自然界中既有秩序又有竞争的一面。
最后,“天道固如此,吾生安得宁”两句,诗人感慨于自然界的规律与人生的短暂,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与对永恒的向往。他认为,尽管人生短暂,但应顺应天道,寻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界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宇宙、生命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复杂世界中寻求精神宁静的愿望。
北风吹洲渚,十月芦花飞。
经年别乡郡,寒冬方始归。
朝发通济桥,暮瞻九华岑。
乘潮荡兰桨,烟波愁我心。
家住庐陵近文水,青春为客都城里。
常时车马来故人,自拥皋比课童子。
知君力学富诗书,心似閒云随卷舒。
夜梦高堂见亲面,晓起归情疾于箭。
嗟予握手未斯须,临岐无那增烦纡。
明年春雁联翩过,莫向山中断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