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其十四落星寺》
《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其十四落星寺》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浩浩长江水,东逝无停波。

及此一回薄,湖平烟浪多。

孤屿屹中川,层台起周阿。

晨望爱明灭,夕游惊荡磨。

极目青冥茫,回瞻碧嵯峨。

不复车马迹,唯闻榜人歌。

我愿辞世纷,兹焉老渔蓑。

会有沧浪子,鸣舷夜相过。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落星寺周边的自然景色与诗人内心的宁静向往。开篇“浩浩长江水,东逝无停波”以长江的壮阔景象起笔,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接着“及此一回薄,湖平烟浪多”,描述了湖面平静时的烟波浩渺,与前文形成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多变与和谐。

“孤屿屹中川,层台起周阿”两句,通过孤岛与层层叠叠的台阁,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诗人通过“晨望爱明灭,夕游惊荡磨”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欣赏,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与人生的短暂。

“极目青冥茫,回瞻碧嵯峨”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读者带入一个广阔无垠、神秘莫测的世界之中。最后,“不复车马迹,唯闻榜人歌”一句,以静谧的环境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仿佛远离尘嚣,达到了心灵的自由境界。

“我愿辞世纷,兹焉老渔蓑”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自然中度过余生。“会有沧浪子,鸣舷夜相过”则是对未来可能遇到志同道合之人的期待,以及在夜晚共同畅谈的温馨场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和自然美的追求,以及对超脱世俗、回归本真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思考,是宋代山水诗中的佳作。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湖上

髣髴欲当三五夕,万蝉清杂乱泉纹。

钓鱼船上一尊酒,月出渡头零落云。

(0)

州民有献杏者瑰丽溢目因感花未几聊以成咏

南郭东风赏杏坛,几株芳树昨留欢。

却忆落花飘绮席,忽惊如实满雕盘。

蛾眉半敛千金薄,鷤鴂初鸣百草阑。

志士古来悲节换,美人啼鸟亦长叹。

(0)

贺州宴行营回将

九剑盈庭酒满卮,戍人归日及瓜时。

元戎静镇无边事,遣向营中偃画旗。

(0)

夜听琵琶三首·其二

一曲徘徊星汉稀,夜阑幽怨重依依。

忽似摐金来上马,南枝栖鸟尽惊飞。

(0)

杂兴五首·其四

乳燕双飞莺乱啼,百花如绣照深闺。

新妆对镜知无比,微笑时时出瓠犀。

(0)

玉台体十二首·其六

空闺灭烛后,罗幌独眠时。

泪尽肠欲断,心知人不知。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