诘曲山椒有路通,溪堂犹在白云中。
终南若复来高怿,作者伊人定姓种。
诘曲山椒有路通,溪堂犹在白云中。
终南若复来高怿,作者伊人定姓种。
此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卷,以弘历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间小径与溪边堂舍的静谧之美。首句“诘曲山椒有路通”,描绘了山路蜿蜒曲折,通往山顶,隐含着探索与发现的意味。次句“溪堂犹在白云中”,则将画面拉近,溪边的小屋仿佛隐藏于云雾之中,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后两句“终南若复来高怿,作者伊人定姓种”,借用了终南山的典故,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赞美。这里“高怿”既可理解为对隐士的敬仰,也可视为诗人内心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渴望。通过“作者伊人定姓种”的表述,不仅强调了隐士的身份与地位,也暗示了其生活态度与精神追求的传承与延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隐逸生活的描绘,传达了对超然物外、远离尘嚣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体现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与心灵纯净的追求。
露湿蔷薇,香萦芍药,依移艳挹春亭。
蓦地飞来,罗襟粉坠星星。
东风吹断江南梦,倩何人、轻唤愁醒。
更难凭、草留旧迹,裙化它生。
忆曾邻苑寻芳去,有彩衣幻影,画本题名。
团扇低徊,谢庭知否重经。
应怜雨暗烟枝冷,问何如、烛夜孤萤。
嘱从今、珍重花房,莫再飘零。
山锁空青,溪围寒碧,幽栖近临河渚。
黄叶孤村,夕阳乔木,指点故园非误。
流水疏篱外,更绕屋、梅花千树。
想当把酒豪吟,暗香吹上诗句。
桑梓廿年心事,看三径依稀,画图开处。
清簟横琴,高楼弄笛,消得幽怀如许。
何限闲风月,尽分付、沙边鸥鹭。
凭仗生绡,卧游障子描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