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堂水中央,而非洲渚上。
文石以为基,绿纱以为障。
荷风席间馥,漪影檐端漾。
俯临契澄照,朅憩惬素尚。
渭滨倘可期,将从钓者访。
构堂水中央,而非洲渚上。
文石以为基,绿纱以为障。
荷风席间馥,漪影檐端漾。
俯临契澄照,朅憩惬素尚。
渭滨倘可期,将从钓者访。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位于水中央的堂舍,四周被湖泊环绕,环境清幽。诗人以“构堂水中央,而非洲渚上”开篇,巧妙地将堂舍置于水与陆交界之处,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接着,“文石以为基,绿纱以为障”,以文石作为基础,绿纱作为屏障,进一步强调了建筑的自然和谐之美。
“荷风席间馥,漪影檐端漾”两句,通过荷风和涟漪的描绘,展现了堂舍周围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内心情感与外界环境的和谐统一。接下来,“俯临契澄照,朅憩惬素尚”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契澄照”和“素尚”的使用,突出了内心的平静与高洁。
最后,“渭滨倘可期,将从钓者访”引用了姜太公钓鱼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在宁静的环境中寻求心灵的寄托,与隐士共话人生哲理的愿望。整首诗通过对堂舍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巧妙流露,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庭前两奇树,常有好容色。
年年遇霜雪,谁谓寒可易。
大道久已丧,末路多凉德。
狐裘已适体,谁念寒涂客。
古有延陵子,使还过徐国。
徐君骨已朽,信义逾感激。
解剑挂高树,至宝非所惜。
此士难再逢,四顾吾何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