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堤遗址古长城,一径中分万柳青。
年少每忺春酒美,诗人偏厌绮罗腥。
断堤遗址古长城,一径中分万柳青。
年少每忺春酒美,诗人偏厌绮罗腥。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长城边的一片景象,充满了历史的沧桑与自然的生机。首句“断堤遗址古长城”,以“断堤”和“古长城”两个意象,勾勒出历史的痕迹与时间的流逝,给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接着,“一径中分万柳青”则将视线转向了眼前的景致,一条小径在繁茂的柳树间穿行,绿意盎然,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接下来的两句“年少每忺春酒美,诗人偏厌绮罗腥”,则从人的活动角度来丰富画面。年轻人们喜欢在春日里品尝美酒,享受生活的乐趣;而诗人则偏好于远离世俗的纷扰,厌倦了华丽服饰带来的俗气。这两句通过对比,既表现了不同人群的生活态度,也反映了诗人对纯粹自然之美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既有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也有对当下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情感世界。
归卧不自得,出门无所投。
独寻城隅水,送子因远游。
荒林缠悲风,惨惨吹驼裘。
捉手共笑语,顾瞻中河舟。
嗟人皆行乐,而我方坐愁。
肠胃绕钟山,形骸空此留。
念始读诗书,岂非亦有求。
一来裹青衫,触事自悔尤。
误为世所容,荣禄今白头。
塞责以区区,一毛施万牛。
不足助时治,但为故人羞。
宽恩许自劾,终欲东南流。
子今涉冬江,船必泊蔡洲。
寄声冶城人,为我问一丘。
虚名误长者,邂逅肯经过。
所操十馀篇,浩荡决江河。
侧身朝市间,乐少悲惭多。
文章旧所好,久已废吟哦。
开编喜有得,一读瘳沉痾。
裹饭北城阴,永怀从晤歌。
又欲及岁晚,空堂扫丝窠。
稍出平生言,道艺相琢磨。
忽随雁南飞,当此叶辞柯。
去去梨岭高,想见青坡陀。
黄花一杯酒,为寿乐如何。
微诗等瓦砾,持用报隋和。
道人深闭门,二客来不速。
摄衣负朝暄,一笑皆捧腹。
逍遥烟中策,放浪尘外躅。
晤言或世闻,谁谓非绝俗。
鸟有车载板,朝暮尝一至。
世传鵩似鸮,而此与鸮似。
唯能预人死,以此有名字。
疑即贾长沙,当时所遭值。
洛阳多少年,扰扰经世意。
粗闻方外语,便释形骸累。
吾衰久捐书,放浪无复事。
尚自不见我,安知汝为异。
怜汝好毛羽,言音亦清丽。
胡为太多知,不默而见忌。
楚人既憎汝,弹射将汝利。
且长随我游,吾不汝羹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