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耿天骘同游定林》
《和耿天骘同游定林》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古风

道人深闭门,二客来不速。

摄衣负朝暄,一笑皆捧腹。

逍遥烟中策,放浪尘外躅。

晤言或世闻,谁谓非绝俗。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ěngtiānzhìtóngyóudìnglín
sòng / wángānshí

dàorénshēnménèrlái

shècháoxuānxiàojiēpěng

xiāoyáoyānzhōngfànglàngchénwàizhú

yánhuòshìwénshuíwèifēijué

翻译
道士深居简出,两位客人意外来访。
他披上衣服,带着早晨的温暖,一笑之间令人捧腹。
在云雾缭绕中自由漫步,超脱尘世的束缚。
他们的交谈或许世间少有,谁能说他们不超凡脱俗呢?
注释
道人:隐居的道士。
深闭门:深居简出。
不速:意外。
摄衣:披上衣服。
朝暄:早晨的温暖。
逍遥:自由自在。
烟中策:云雾中的策略。
放浪:不受拘束。
尘外躅:尘世之外的脚步。
晤言:交谈。
世闻:世间少有。
绝俗:超凡脱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人与世隔绝,过着悠闲自在生活的情景。"道人深闭门"表明他远离尘嚣,独善其身。"二客来不速"则是说即使有朋友到访,也不会急于打扰他的清净世界。这两句营造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

接着的"摄衣负朝暄,一笑皆捧腹"形象生动,展示了道人在初春时分捕捉阳光,享受温暖带来的喜悦。这种心境和行为让人联想到陶渊明《饮酒》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充满了对自然的顺应与喜悦。

"逍遥烟中策"继续强化了道人的悠闲生活,他在轻烟缭绕之中策马漫步,显得心旷神怡。"放浪尘外躅"则进一步表明他已经超脱世俗纷争,只是在尘世的边缘徘徊。

最后两句"晤言或世闻,谁谓非绝俗"意味着即便是道人的话语传扬于世,也不会被视作与常人相同。这里的“绝俗”并非贬义,而是一种赞美之词,表明他已达到了超越凡尘的境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道人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追求精神自由和超脱世俗的理想。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过宗哲故宅

过门犹宿昔,驻马复谁留。

雨院残春竹,风庭折晚榴。

还家无二顷,归榇有孤舟。

日暮邻人笛,凄然涕泪流。

(0)

咏怀十首·其一

北陆无淹晷,岁迈阴已长。

摄衣起中夜,凛凛悲严霜。

明月丽高隅,繁宿纵以横。

徘徊仰天汉,惋彼参与商。

形影永乖隔,万里徒相望。

(0)

黄山杂诗十首·其五

蓝田有嘉植,种玉世莫比。

灵气纷璀璨,熠熠寰区里。

玞碧奴视之,琳琅乃支子。

不遇后车载,终伏磻溪水。

(0)

黄山杂诗十首·其四

黄山奠南服,??分楚望。连峰标天枢,结秀极地藏。

金鸡时一鸣,高鸟不能上。

眷兹俯沧海,穷岁梦波浪。

(0)

北狩凯旋歌三首·其三

紫云雪后绕关山,圣主巡游尚未还。

风起满城闻凤吹,日高平地识龙颜。

(0)

和翟仲鸣

翛然一榻愧端居,未许驽骀驾鼓车。

胜事都归乡梦里,幽怀更在客愁余。

别离门户从秋掩,契阔尊罍尽日虚。

寄语多情翟廷尉,莫将交态向人书。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