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伊水不禁秋,况是浔阳九派流。
一曲琵琶弹夜月,教人无赖忆江州。
香山伊水不禁秋,况是浔阳九派流。
一曲琵琶弹夜月,教人无赖忆江州。
这首诗《题琵琶图》由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通过描绘琵琶与音乐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哀婉的情感氛围。
首句“香山伊水不禁秋”,以“香山”和“伊水”为背景,点明了地点,同时“不禁秋”三字巧妙地暗示了季节的更迭,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情绪。这里的“禁”字用得极妙,仿佛秋天的来临无法被阻止,自然界的变迁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次句“况是浔阳九派流”,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浔阳,即今江西省九江市,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经常出现的地名,与琵琶有着不解之缘。九派流,则指长江在这一带的众多支流,形象地描绘了水流的广阔与不息,同时也暗喻着人生的起伏与流转。这一句通过地理环境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意境,使得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悠长的江水与诗人内心的波澜。
接下来,“一曲琵琶弹夜月”,将画面聚焦于琵琶演奏的场景。琵琶是中国传统乐器之一,其音色独特,能够引发人们深邃的情感共鸣。在夜晚的月光下,一曲琵琶声悠扬而出,不仅展现了音乐的魅力,也象征着诗人内心情感的释放与抒发。这一句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美的画面感。
最后一句“教人无赖忆江州”,直接点明了主题——引发人们对江州(即九江)的回忆。这里的“无赖”并非贬义,而是强调了这种回忆的强烈与难以抗拒。诗人通过琵琶声唤起了对江州的深刻记忆,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留恋。整首诗在描绘音乐与自然景观的同时,巧妙地融入了个人情感与历史文化的元素,使得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厚情感与文化韵味。
岑楼跨层崖,灌木翳颓沼。
旷哉宇宙心,况兹展遐眺。
前哲日以远,川麓被文藻。
芳甸馥荃蘅,江渚杂凫鸟。
亭亭沼中莲,冉冉庭下草。
扣寂参太极,抚化领众妙。
俗薄神理乖,力柔圣途杳。
英英考亭翁,反心会天奥。
万里粲良言,一诚贯元造。
勖哉登楼人,毕景尽此道。
深根复深根,笃行以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