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波澄,淮南涨浅,生平不惯潮声。
海滨风浪太纵横。
翻水国、蛟龙吼怒,嘶敌骑、金鼓齐鸣。
惊魂处,昔沉永漏,响咽残更。
连宵怯听,蕉窗零雨,浙沥交并。
累羁人不寐,辗转天明。
灯剔烬、瘦红影堕,鸦噪晓、虚白光生。
争能似、乡园睡稳,猿鹤伴凄清。
江北波澄,淮南涨浅,生平不惯潮声。
海滨风浪太纵横。
翻水国、蛟龙吼怒,嘶敌骑、金鼓齐鸣。
惊魂处,昔沉永漏,响咽残更。
连宵怯听,蕉窗零雨,浙沥交并。
累羁人不寐,辗转天明。
灯剔烬、瘦红影堕,鸦噪晓、虚白光生。
争能似、乡园睡稳,猿鹤伴凄清。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薛时雨的《潇湘夜雨·海昌寓馆逼近海塘潮声汹涌夜常失眠加以连宵风雨倍难成寐枕上倚声》。诗中描绘了诗人身处海滨寓馆,夜晚被潮声和风雨声所扰,难以入眠的情景。他感到江北大海的波涛汹涌,仿佛蛟龙吼怒,敌骑金鼓齐鸣,令人惊魂。诗人描述了潮声在深夜里回荡,如永漏沉寂,残更哀鸣,增添了孤独与恐惧。
接着,诗人写到连日的风雨交加,使他的心境更加沉重,辗转反侧直至天明。灯光昏暗,只有瘦红的光影摇曳,乌鸦的叫声和黎明的曙光交织,更显凄凉。他渴望家乡宁静的夜晚,有猿鹤相伴,然而现实中却只能承受这海昌寓馆的风雨与潮声,显得格外孤寂和无奈。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海滨生活的独特感受,以及对故乡安宁生活的向往,透露出淡淡的乡愁和羁旅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