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楼跨层崖,灌木翳颓沼。
旷哉宇宙心,况兹展遐眺。
前哲日以远,川麓被文藻。
芳甸馥荃蘅,江渚杂凫鸟。
亭亭沼中莲,冉冉庭下草。
扣寂参太极,抚化领众妙。
俗薄神理乖,力柔圣途杳。
英英考亭翁,反心会天奥。
万里粲良言,一诚贯元造。
勖哉登楼人,毕景尽此道。
深根复深根,笃行以为宝。
岑楼跨层崖,灌木翳颓沼。
旷哉宇宙心,况兹展遐眺。
前哲日以远,川麓被文藻。
芳甸馥荃蘅,江渚杂凫鸟。
亭亭沼中莲,冉冉庭下草。
扣寂参太极,抚化领众妙。
俗薄神理乖,力柔圣途杳。
英英考亭翁,反心会天奥。
万里粲良言,一诚贯元造。
勖哉登楼人,毕景尽此道。
深根复深根,笃行以为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图景,表达了诗人登临高处,对宇宙之心怀有感慨,同时也抒发了对自然美景和哲理的赞美。
"岑楼跨层崖,灌木翳颓沼。旷哉宇宙心,况兹展遐眺。"开篇就描绘出一座跨越层层叠嶂的楼台,其周围长满了灌木和浓密的树叶,形成了一片幽深的水泽。诗人登上高楼,对着辽阔的宇宙心怀感慨,展望远方时,更感到心旷神怡。
"前哲日以远,川麓被文藻。芳甸馥荃蘅,江渚杂凫鸟。"随后,诗人提及古代圣贤,他们的智慧如同遥远的星辰,照亮了河山之间。而下方则是充满香气的稻田和江中飞翔着各式各样的水鸟。
"亭亭沼中莲,冉冉庭下草。扣寂参太极,抚化领众妙。"诗人眼前是一片宁静的荷塘,而庭院之内则是生长旺盛的草木。这里的“扣寂”和“抚化”,可能暗示着一种修身养性的生活状态,以及对宇宙至理的参悟。
"俗薄神理乖,力柔圣途杳。英英考亭翁,反心会天奥。"接下来的几句,则表现出诗人对于世间浅薄和偏离自然之道的批评。他提倡以柔和的力量去遵循圣贤之道,而“英英”一词形容的是那些有才华且能深入理解宇宙奥秘的人。
"万里粲良言,一诚贯元造。勖哉登楼人,毕景尽此道。"诗中也提到远方传来的美好言辞,以及一种纯洁的信念贯穿了最初的创造。最后,“勖哉”表达了一种赞叹之情,登上这座楼台的人仿佛已经领略了世间的一切美景和道理。
"深根复深根,笃行以为宝。"全诗以此句收尾,意味着对根基的不断加深,以及将坚持正直的行为视为珍宝。这也可解作诗人对于修身养性的重视与珍惜之情。
总体而言,此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审美观,还透露出他对于宇宙、自然和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白鹭敞西轩,栋宇穷爽垲。
千峰若联环,翠色不可解。
是时天宇旷,六幕无纤霭。
金斗熨秋江,素练横衣带。
乾坤清且敛,气象朝昏改。
芦花作雪风,飞舞来沧海。
九霄汀鹤起,万里樯乌快。
月上三山头,鸟没横塘外。
苍茫洲渚寒,银错星斗大。
开樽屏丝竹,披襟向箫籁。
余生本江湖,偃蹇欣作会。
清兴虽自发,苦嗜亦吾累。
鱼龙凭夜涛,四面忽滂湃。
安得犀灯然,煌煌发水怪。
世不乏季子,藉甚有休声。
芝兰挺秀庭砌,广厦万间新。
胸次金天爽豁,风骨玉堂清彻,才器更轮囷。
劲节九秋干,和气万家春。过中元,才两日,是生辰。
瓣香西上,都向此夕颂殷勤。
自有阴功天佑,合享人间长寿,不独我知君。
从此见今日,丹桂伴灵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