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腥气满楼台,独倚阑干十二回。
天入越江龙逝去,雨昏吴市燕飞来。
旌旗闪闪千帆过,帘幕重重一笛哀。
惆怅玉环何处在,海棠犹自向人开。
风吹腥气满楼台,独倚阑干十二回。
天入越江龙逝去,雨昏吴市燕飞来。
旌旗闪闪千帆过,帘幕重重一笛哀。
惆怅玉环何处在,海棠犹自向人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孤独与哀愁的情感氛围。诗人站在高处,感受着风的吹拂和腥气的弥漫,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回忆与惆怅。天边的云雾掩映着远去的江龙,雨幕下吴市的燕子飞来,这一切都显得那么迷离而又遥不可及。
旌旗和帆船在水面上交错穿梭,帘幕之后传来了哀伤的笛声,这种景象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那缺失的玉环,它的存在与否成为了诗人心中永远的谜团。海棠花依旧向人们绽放,它的美丽似乎在提醒着什么,但这一切都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情感世界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深邃而复杂的心境。它不仅是对个人孤独感受的抒发,也是对时代变迁、事物无常的一种深刻感慨。
客有问余,号曰汝水,逸民者谁。
是胸罗星斗,熟知天命,口分造化,妙泄天机。
百十日前,再三地说,端的秋来攀桂枝。
那时节,果鳌头高跨,鹗首横飞。君休说是谈非。
是则是干支带得来。
也要他有个、读书种子,一丁不识,富贵何为。
报道长安,梅边春色,早趁东风掠马蹄。
重逢处,办一封好纸,觅状元诗。
清江平淡,疏雨和烟染。
春在广寒宫,付江梅、先开素艳。
年年第一,相见越溪东,云体态,雪精神,不把年华占。
山亭水榭,别恨多销黯。
又是主人来,更不辜、香心一点。
题诗才思,清似玉壶冰,轻回顾,落尊前,桃杏声华减。
人生两瞳子,烂烂岩下电。
见尽天下人,不见自己面。
古哉容成侯,作我眼外眼。
我老得君照,君老还我见。
藓花绕背字痕青,彷佛阳冰八分篆。
神光一点未埋没,尤物千年几流转。
君不见扬子江心水如练,年年铸入凝阴殿。
后来血染江水浑,至今端午人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