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门外三月头,有美人兮眇中洲。
泛呼木兰寂无语,举手相招老白鸥。
白鸥见人头上笠,洒洒西江雨痕湿。
足知心事两相忘,翻然飞出青蘋立。
日斜何许一笛愁,西州回首望东州。
春风吹水柳花落,不见鹤归江上楼。
楼前青青草尺许,中有能言两鹦鹉。
声声浑不说他人,祗谓祢衡骂黄祖。
桃花门外三月头,有美人兮眇中洲。
泛呼木兰寂无语,举手相招老白鸥。
白鸥见人头上笠,洒洒西江雨痕湿。
足知心事两相忘,翻然飞出青蘋立。
日斜何许一笛愁,西州回首望东州。
春风吹水柳花落,不见鹤归江上楼。
楼前青青草尺许,中有能言两鹦鹉。
声声浑不说他人,祗谓祢衡骂黄祖。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江景图。开篇"桃花门外三月头,有美人兮眇中洲",设置了一个温馨而静谧的场景,桃花盛放之际,一位美丽的人物出现在河中的小洲上,给人以淡雅脱俗的感觉。
接着"泛呼木兰寂无语,举手相招老白鸥",诗人在一片寂静中驾起小船,轻声呼唤着木兰花,而木兰花却是沉默的。这里的木兰寂静可能隐喻着一种心灵的宁静或者对远方美人的怀念。而举手招引老白鸥,则表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
"白鸥见人头上笠,洒洒西江雨痕湿",白鸥看到有人戴着斗笠,可能因为天气原因,这个细节描写增添了一丝淡淡的忧愁感。同时,西江之水因细雨而变得湿润,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某种情绪。
"足知心事两相忘,翻然飞出青蘋立",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希望与美人之间的心事都能遗忘,让心灵得到解脱。最后一字"立"给人一种突然、坚决的感觉。
下片"日斜何许一笛愁,西州回首望东州",日光渐斜,一曲高远的笛声带来了无尽的忧伤。诗人的目光从西州向东州望去,是对远方美人或故土的一种深情怀念。
"春风吹水柳花落,不见鹤归江上楼",春天的风吹拂着河面,柳絮随风飘散,而那高耸的江楼却不见鹤鸟的踪迹。这两句增强了诗中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感慨。
最后"楼前青青草尺许,中有能言两鹦鹉。声声浑不说他人,祗谓祢衡骂黄祖",在高楼前的绿意盎然之中,有两只会说话的鹦鹉,它们的声音并不讨论别人,只是不断地提及某位祢衡和谩骂某个叫黄祖的人物。这部分可能隐喻着诗人对世间是非或者特定事件的看法。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象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风带巢熊拗树声,老僧相引入云行。
半坡新路畬才了,一谷寒烟烧不成。
我见转轮王,千子常围绕。
十善化四天,庄严多七宝。
七宝镇随身,庄严甚妙好。
一朝福报尽,犹若栖芦鸟。
还作牛领虫,六趣受业道。
况复诸凡夫,无常岂长保。
生死如旋火,轮回似麻稻。
不解早觉悟,为人枉虚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