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壑入奇观,烟云足佳致。
嵌岩拟陶穴,峭茜饶清閟。
栋宇既不藉,藻缋安容试。
门惟一洞幽,席可十笏置。
俯仰托遥会,栖迟得近憩。
堪蠲五盖累,以受万物备。
纵匪木石居,时复有此意。
林壑入奇观,烟云足佳致。
嵌岩拟陶穴,峭茜饶清閟。
栋宇既不藉,藻缋安容试。
门惟一洞幽,席可十笏置。
俯仰托遥会,栖迟得近憩。
堪蠲五盖累,以受万物备。
纵匪木石居,时复有此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隐秘而幽静的山洞,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美和宁静的氛围。首句“林壑入奇观,烟云足佳致”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神秘与美的自然世界,林间山谷的奇异景观,烟雾缭绕的云气,都充满了令人赏心悦目的美感。
接着,“嵌岩拟陶穴,峭茜饶清閟”两句,诗人将眼前的山洞与古代陶穴相比较,通过“峭茜”和“清閟”这两个词,不仅描绘了山洞的峭壁和清幽,也暗示了其深邃和隐秘,仿佛是远离尘世的避世之所。
“栋宇既不藉,藻缋安容试”则表达了此处无需豪华的建筑装饰,自然之美已足够动人,不需要额外的雕饰来增添光彩。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崇尚和对人工雕琢的淡然态度。
“门惟一洞幽,席可十笏置”描绘了山洞入口的幽静以及内部空间的简朴,一个小小的洞口,足以容纳一个人的探索,一张小桌足以供人休憩,营造出一种简朴而自在的生活情境。
“俯仰托遥会,栖迟得近憩”则进一步强调了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可以自由地俯仰天地,与自然和谐共处,得到心灵的休息与安宁。
最后,“堪蠲五盖累,以受万物备。纵匪木石居,时复有此意。”表达了在这片自然之中,人们可以摆脱世俗的烦恼,接受万物的滋养,即使不是真正的隐居生活,但内心却能时常怀有这样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嵌岩室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声华满京洛,藻翰发阳春。
未遂鹓鸿举,尚为江海宾。
吴中高宴罢,西上一游秦。
已想函关道,游子冒风尘。
笼禽羡归翼,远守怀交亲。
况复岁云暮,凛凛冰霜辰。
旭霁开郡阁,宠饯集文人。
洞庭摘朱实,松江献白鳞。
丈夫岂恨别,一酌且欢忻。
上客能论道,吾生学养蒙。
贫交世情外,才子古人中。
冠上方簪豸,车边已画熊。
拂衣迎五马,垂手凭双童。
花醥和松屑,茶香透竹丛。
薄霜澄夜月,残雪带春风。
古壁苍苔黑,寒山远烧红。
眼看东候别,心事北川同。
为学轻先辈,何能访老翁。
欲知今日后,不乐为车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