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寒吴馆窄。渐酒阑烛暗,犹分香泽。轻帆展为翮。
送高鸿飞过,长安南陌。渔矶旧迹。
有陈蕃、虚床挂壁。
掩庭扉、蛛网粘花,细草静摇春碧。还忆。
洛阳年少,风露秋檠,岁华如昔。长吟堕帻。
暮潮送,富春客。
算玉堂不染,梅花清梦,宫漏声中夜直。
正逋仙、清瘦黄昏,几时觅得?
夜寒吴馆窄。渐酒阑烛暗,犹分香泽。轻帆展为翮。
送高鸿飞过,长安南陌。渔矶旧迹。
有陈蕃、虚床挂壁。
掩庭扉、蛛网粘花,细草静摇春碧。还忆。
洛阳年少,风露秋檠,岁华如昔。长吟堕帻。
暮潮送,富春客。
算玉堂不染,梅花清梦,宫漏声中夜直。
正逋仙、清瘦黄昏,几时觅得?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吴文英的《瑞鹤仙(其七)》。从鉴赏角度来看,诗中充满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追忆,以及对远方游子深情的送别之意。
"夜寒吴馆窄。渐酒阑烛暗,犹分香泽。轻帆展为翮。" 这几句描绘了一幅夜晚舟中宴饮图景。"夜寒" 表示了夜深人静的氛围,而"吴馆"则是诗人所在之地的指代,寓意着温暖和亲切。"渐酒阑烛暗" 则描绘了一场酒宴即将结束的情景,烛光摇曳,气氛愈发沉醉。此时的香泽依旧弥漫,显然是对美好时光的一种留恋。
"送高鸿飞过,长安南陌。渔矶旧迹。有陈蕃、虚床挂壁。" 这里诗人在描述送别的情景。"送高鸿飞过" 表示着送别远行的朋友,而"长安南陌" 则是古都长安的南郊,意味着远离喧嚣的静谧之地。"渔矶旧迹" 指的是历史遗留下的痕迹,而"有陈蕃、虚床挂壁" 则是对往昔游子之所经历过的场景进行描绘,透露出诗人对友情和往事的眷恋。
接着的几句 "掩庭扉、蛛网粘花,细草静摇春碧。还忆。洛阳年少,风露秋檠,岁华如昔。" 描写了庭院废弃、花朵被蛛网缠绕的情景,以及细草轻轻摇曳的生机。这一切都让诗人心中充满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洛阳城下年少时的风华正茂,如今却只剩下岁月匆匆,留给人的只是无尽的回忆。
"长吟堕帻。暮潮送,富春客。算玉堂不染,梅花清梦,宫漏声中夜直。" 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情缅怀和追求。"长吟堕帻" 是诗人在回忆过去的情感流露,而"暮潮送,富春客" 则是对远行游子的祝愿,希望他们一路平安。"算玉堂不染" 表示了清净无瑕的意境,而"梅花清梦" 则是一种超脱世俗的追求。在"宫漏声中夜直"里,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深刻体会。
最后,"正逋仙、清瘦黄昏,几时觅得?" 这句话充满了对美好境界追求的渴望。诗人在寻找着那种超凡脱俗的精神寄托,而"几时觅得" 则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和探索。
整首词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一冬雪与寒俱少,膏泽春来颇倾倒。
畏寒病懒不出门,未觉心情被春恼。
花木今春种种迟,眼明始见红梅枝。
容颜颇称俗子意,风骨独有诗人知。
人生百年谁满百,去日渐多来日窄。
衰颜已减旧年红,短发明年应更白。
瓮头有酒不用沽,肴蔌得随家有无。
主人颓然客亦走,明朝无事重来否。
钟山夜半发奇怪,火光炽然脱三昧。
法筵龙象不须惊,宝公留得眉毛在。
食轮才转法轮随,楼台金碧还相辉。
大千经卷何处觅,刚禅藏在僧伽叶。
如来言语皆真实,别有真经名第一。
琅函宝藏不能收,若遇知音请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