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动荒鸡夜寂寥,风吹雪浪冷萧萧。
为看沙上青霜迹,已有行人早度桥。
未动荒鸡夜寂寥,风吹雪浪冷萧萧。
为看沙上青霜迹,已有行人早度桥。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渡过浑河时的宁静与寒冷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晨曦中的自然之美。
首句“未动荒鸡夜寂寥”,以“荒鸡”点明时间尚早,鸡未啼鸣,夜晚的寂静中透露出一种空旷与孤独感。这句诗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让人仿佛能听到夜风轻轻拂过的声音,感受到夜的深沉与辽阔。
次句“风吹雪浪冷萧萧”,将视线转向河面,风吹起的雪浪在寒冷中发出萧瑟之声。这里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雪浪翻滚,还通过“冷萧萧”三个字,传达了触觉与听觉上的寒冷感,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冬日的寒意。
第三句“为看沙上青霜迹”,诗人将目光从河面移至岸边,发现沙地上留下了青霜的痕迹。这里的“青霜迹”不仅指霜的痕迹,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增添了一丝岁月流转的感慨。
最后一句“已有行人早度桥”,点明了渡河的行动。在这样的清晨,已经有行人早早地过桥,开始新的一天的生活。这一句不仅呼应了开头的“未动荒鸡”,也体现了生活的节奏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冬日清晨渡河的独特景象,既有自然界的壮美与宁静,又蕴含着生活的韵律与时间的流转,是一幅生动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江南春暮,看麦枯蚕老,故乡风物。
缟袂青裙桑下路,笑动斜阳村壁。
鹅鸭比邻,牛羊日夕,父老头如雪。
桑麻旧语,宁论汉庭人杰。
谁办草草杯盘,朱樱绿笋,逸兴尊前发。
冉冉年华吾老矣,目送孤云明灭。
拾穗行歌,摘瓜抱蔓,此事真毫发。
逢君轰饮,与吾唤取明月。
东湖浸南麓,北荡带西山。
其中大有佳处,元不减商颜。
上有雁峰千叠,下有龙滩百曲,别是一人寰。
昨夜雨新过,流水到花间。一张琴,一壶酒,伴渠闲。
诗成真宰应妒,万象入嘲讪。
北海尊罍依旧,东里杖藜无恙,未放鬓毛斑。
吾亦秣吾马,不怕路盘盘。
涨西湖、半篙新雨,曲尘波外风软。
兰舟同上鸳鸯浦,天气嫩寒轻暖。帘半卷。
度一缕、歌云不碍桃花扇。莺娇燕婉。
任狂客无肠,王孙有恨,莫放酒杯浅。
垂杨岸,何处红亭翠馆。如今游兴全懒。
山容水态依然好,惟有绮罗云散。君不见。
歌舞地、青芜满目成秋苑。斜阳又晚。
正落絮飞花,将春欲去,目送水天远。
花落楚江流,过西山、雨涨渔村无路。
双浆载愁来,苹沙外、惟有盟鸥相觑。
春波碧草,送君曾是伤情处。
依旧朝云飞画栋,秋满鹤汀凫渚。
斜阳三两人家,□青旗影里,炊烟一缕。
弦索夜深船,凄凉听、还似西风湓浦。
征鸿去尽,梦回明月生烟树。
如此山川无限恨,都付一尊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