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双溪兴自招,新亭况是隔凡嚣。
水中山色都如画,风里湍声却似潮。
攲枕几回眠尽夜,凭栏不厌立终朝。
人生何用千钟酒,万古閒愁向此消。
每到双溪兴自招,新亭况是隔凡嚣。
水中山色都如画,风里湍声却似潮。
攲枕几回眠尽夜,凭栏不厌立终朝。
人生何用千钟酒,万古閒愁向此消。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章炳炎在合溪新亭所感受到的宁静与闲适。首句"每到双溪兴自招"表达了诗人对这里的向往和主动前来的心情。新亭位于山水之间,远离尘世喧嚣,"隔凡嚣"三字突显出环境的清幽。
"水中山色都如画"运用比喻,生动地刻画出眼前景色的秀美,仿佛一幅水墨画卷。接下来的"风里湍声却似潮"则以听觉形象描绘水流声,如同潮汐般起伏,增添了动态感。
诗人在这里度过许多夜晚,"攲枕几回眠尽夜",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深深享受。他倚着栏杆,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都不厌其烦地欣赏美景,"凭栏不厌立终朝",足见他对新亭的喜爱。
最后,诗人感慨人生短暂,不如借这山水之乐来消解"万古閒愁","何用千钟酒"暗示了酒并非解决问题之道,唯有自然之美才能真正舒缓心中的愁绪。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蹑屩上灵隐,吹笛下吴淞。
送君恰值新爽,纤月印船篷。
犹忆冷泉亭上,百道跳珠喷雪,飞瀑挂杉松。
一别十八载,吾老渐成翁。故人去,携笔墨,写空濛。
不知老已将至,挥洒醉偏工。
为讯盐桥毛子,果否别来无恙,底事断诗筒。
人世作达耳,长邑郁焉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