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减字木兰花.秋雨过红板桥》
《减字木兰花.秋雨过红板桥》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当年此地,销魂人记销魂事。

妙舞轻歈,不是柔奴定态奴。

西风古道,二十年来人渐老。

漠漠迢迢,秋雨重经红板桥。

(0)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怀旧的情感画面。"当年此地"四字,勾起了词人对往昔的回忆,那个曾经令人心醉的人和事,如今已成过往。"妙舞轻歈",通过细腻的笔触,再现了当时舞姿曼妙、歌声婉转的场景,暗示了主人公与那位名叫"柔奴"或"定态奴"的女子之间的亲密关系。

"西风古道",以季节和环境烘托出时光的流转,二十年光阴如梭,词人感叹岁月催人老。"人渐老"三字,流露出词人对青春逝去的无奈和感慨。最后,"漠漠迢迢"形容秋雨绵延不断,"秋雨重经红板桥"则点明词人再次走过那承载着回忆的红板桥,引发更深的感伤和追忆。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简洁的语言,深情的笔触,刻画了时间的流逝和个人情感的变迁,展现出词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陈维崧的词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这首《减字木兰花·秋雨过红板桥》便是其深情表达的一个例证。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送留守张参军还武林二首·其二

出入石城隅,周旋每无极。

兰心动倾盖,何必在畴昔。

子佐玉麟符,文采生胸臆。

而我罗浮鸟,卑栖今枳棘。

南望琅玕实,饥至不遑食。

濯缨汉水滨,莫附差池翼。

去去纫荷裳,服之有馀适。

相期明圣湖,一浣风尘色。

(0)

夏日憩宝月台

长日蝉声嘒嘒来,南风徐度水潆洄。

数声仙梵云中起,人在清凉宝月台。

(0)

阙题

禺山高不极,起伏眩万状。

约彼浈湟流,宛转回溟涨。

溟涨拍天多桃花,花坞深藏帝子家。

层崖叠巘郁相望,朝朝暮暮殷明霞。

明霞绚日天尺五,日月亲人但亭午。

石罅时生一缕云,瀑布奔飞千仞雨。

祇林绝顶鸣频伽,幽人天际吟梁父。

此时心远万虑寂,莞然一笑侪今古。

古人不见今人游,今人不让古人修。

葛巾藜杖何所似,宦情淡处皆沧洲。

碧洞玉环去漠漠,澄潭金锁静悠悠。

洞云潭影自函护,有物有物更千秋。

(0)

二月六日友人返白沙时予以试事归

未践匡庐约,如何返白沙。

桃花留客梦,柳色送归槎。

铗吼春江雨,囊分晚岭霞。

丈夫应有事,不为种桑麻。

(0)

月夜诸子拉邓翠金仙较书见过索余题字字以羽卿漫赋赠之

信是蛾眉天上来,玉楼金殿漫徘徊。

风前却忆青鸾至,掌上翻惊白燕回。

(0)

南归□□□李□襟□家扇头

不信清□□□□,忽□归骑□江隈。

行看云步同流水,坐对蜗文上□苔。

□□岂如班舞乐,奇花不傍短篱栽。

欲知六月非长息,暮听春雷复急摧。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