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磊落江海情,袖中取笛时一鸣。
初闻浪捲水龙咽,静听铁击珊瑚声。
汉戍三秋泣沙碛,胡雁中宵悲月明。
感时去国意无那,折柳落梅能自生。
有客磊落江海情,袖中取笛时一鸣。
初闻浪捲水龙咽,静听铁击珊瑚声。
汉戍三秋泣沙碛,胡雁中宵悲月明。
感时去国意无那,折柳落梅能自生。
这首明代诗人孙一元的诗《有客访予南屏山中袖出铁笛作三弄予闻而作》描绘了一幅江海访客与音乐交汇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来访者磊落的江海情怀,取出铁笛,笛声初起,如浪花卷动,仿佛水龙低吟,接着是深沉的铁击珊瑚之声,富有力度和质感。
接下来,诗人通过联想,将笛声与边塞戍楼的凄凉情境相联,想象在秋天的沙漠中,汉兵因思乡之情而哭泣,夜晚的胡雁也因月光而悲鸣。这些意象渲染出一种浓厚的历史沧桑感和离愁别绪。
最后,诗人感慨于时事和身世,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个人去国怀乡的无奈。然而,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笛声中的折柳落梅之景依然展现出生命的顽强和自然的生机,给人以希望和安慰。
整首诗情感丰富,音韵流转,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沉的人生哲理。
昼公文章清复秀,天与其能不可斗。
僧攻文什自古有,出拔须尊昼为首。
造化虽移神不迁,昼公作诗心亦然。
上跨骚雅下沈宋,俊思纵横道自全。
禅伯修文岂徒尔,诱引人心通佛理。
搢绅先生鲁公辈,早蹑清游慕方外。
斯人已殁斯言在,护法当应垂万代。
千门皆闭夜何央,百忧俱集断人肠。
探瑞箱中取刀尺,拂拭机上断流黄。
情人逐情虽可恨,复畏边远乏衣裳。
已缫一茧催衣缕,复捣百和裛衣香。
犹忆去时腰大小,不知今日身短长。
裲裆双心共一袜,耙复两边作八襊。
襻带虽安不忍缝,开孔裁穿犹未达。
胸前却月两相连,本照君心不照天。
愿君分明得此意,勿复流荡不如先。
含悲含怨判不死,封情忍思待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