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马陵头草色春,我一怀古一沾巾。
陵边又有累累冢,应是当年取酒人。
下马陵头草色春,我一怀古一沾巾。
陵边又有累累冢,应是当年取酒人。
这首诗名为《过下马陵》,由宋代诗人苏舜钦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经过下马陵时的情景与感受。
首句“下马陵头草色春”,以春天的生机勃勃为背景,点明地点和时节,暗示着生命的循环与自然的更迭。诗人下马驻足,眼前的草色绿意盎然,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
接着,“我一怀古一沾巾”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状态。这里的“怀古”不仅是指对历史的追忆,更是对逝去时光的感慨。诗人因怀古之情而泪湿衣襟,情感深沉而真挚。
后两句“陵边又有累累冢,应是当年取酒人”,将视角转向陵墓,通过描述陵边的累累冢墓,引出对过往人物的思考。这些墓冢可能埋葬的是曾经在陵边饮酒欢聚的人们,他们的故事如今已随时间流逝,化为尘土。诗人通过这一场景,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感慨。苏舜钦以其独特的文风和情感深度,使这首诗成为了表达人生哲思的经典之作。
东流古名邑,渺在江之干。
民居苦萧条,官舍亦苟完。
庑陋纷草茅,垣周翳榛菅。
枣植行疏疏,槐阴郁团团。
觏此馀物清,盍展规抚宽。
丞无两松哦,令乏五柳欢。
簿则颀而长,或谓栖枳鸾。
咨询我初来,偶滞风雨寒。
坐彼容膝轩,徐徐散忧端。
龙钟数耆翁,再拜陈肺肝。
小县丧乱馀,人烟重凋残。
百一虽幸存,门孤户仍单。
老者困以衰,弱者伤以孱。
况复差役频,斯须未遑安。
赖有父母慈,桑麻慰盘桓。
抚字皆得人,昭苏固无难。
"援笔题此诗,考绩时取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