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杂兴·其一》
《秋日杂兴·其一》全文
宋 / 李廌   形式: 古风

悠悠东郭道,莽莽四海志。

晨光晞高林,泫露泣征辔。

巨防扬渌漪,哀泉赴横卫。

我生窘羁束,感叹抚消髀。

(0)
翻译
悠长的东郭道路,广阔的四海壮志。
清晨阳光照亮了高大的树林,晶莹露珠洒在远行的马车上哭泣。
巨大的堤坝泛起绿色涟漪,悲伤的泉水奔向横向的防护。
我的一生受困束缚,感叹之余抚摸着消瘦的大腿。
注释
悠悠:形容路途漫长。
东郭:东方的郊野道路。
莽莽:广大无边的样子。
四海志:四海之志,指宏大的理想。
晨光:早晨的阳光。
晞:照耀。
高林:高大的树林。
泫露:晶莹的露水。
征辔:远行的马车。
巨防:巨大的堤坝。
渌漪:绿色的涟漪。
哀泉:悲伤的泉水。
横卫:横向的防护。
窘羁束:困顿而受束缚。
感叹:感慨。
抚消髀:抚摸着消瘦的大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个人情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抒发了自己的抱负与忧虑。东郭道悠悠,四海志莽莽,晨光晞高林中,这些意象展现了广阔无垠的空间和深远的时代感,诗人心中的理想和志向如同这广大的景致一般宏大。

泫露泣征辔,哀泉赴横卫,则是表现了一种对历史变迁、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于个人命运与时代洪流之间关系的思考。巨防扬渌漪,可能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坚守和对外界变化的适应。

至于“我生窘羁束,感叹抚消髀”,则是诗人的自述,他感到个人生命在时代洪流中显得微不足道,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过去的怀念与哀伤,以及内心的自我安慰。这里的“消髀”一词,更是透露出一种悲凉,似乎是在说尽管岁月将往事冲刷,但个人的情感和记忆依然深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对自我命运的感慨,以及在时代变迁中保持坚守初心的决心。

作者介绍
李廌

李廌
朝代:宋   字:方叔   号:德隅斋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生辰:zhì)(1059-1109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猜你喜欢

次韵苏公竹间亭绝句

竹里高亭灯烛光,今年复得杜襄阳。

倏看老盖千年后,更想霜林百尺强。

(0)

句·其七

无雨若还过半夏,和师晒作葫芦巴。

(0)

客枕

客枕偏饶睡,春归尚拥绵。

屋深灯易晕,漏短梦难圆。

栖鸟警凉夜,闹蛙喧雨天。

一声柔橹过,何处上溪船。

(0)

题定武本兰亭·其一

昭陵一入见无从,镌石犹将赝本供。

八法典刑今在此,华山天外立三峰。

(0)

文儒见和四诗钦叹高妙谨用韵为答卒章问讯汝霖幸呈似也·其三

记公当日事,天上冠群英。

偕计旅庭实,稚齿先飞声。

胸中五色绢,补衮泽斯民。

云胡卷而归,不效岐山鸣。

翛然脱外累,志尚惟清宁。

坐使嘉谷富,无复生蝗螟。

因公古人风,并得千载情。

(0)

希颜见寄二绝和韵·其一

海棠带雨浅深红,共憩閒亭拂面风。

识得春光随处乐,鬓丝谁管已成翁。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