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树藤绳欲解维,海门蒲席弄清吹。
舟不涩,兴无涯,回首灊山烟翠姿。
岸树藤绳欲解维,海门蒲席弄清吹。
舟不涩,兴无涯,回首灊山烟翠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站在岸边,岸边的树木缠绕着藤蔓,似乎在轻轻摇曳,仿佛想要解开系船的绳索。远处的海门处,蒲草编成的席子在微风中轻轻摆动,仿佛在演奏着清脆的乐曲。船只在水中畅行无阻,诗人的兴致也随之高涨,无边无际。
诗人回首望去,只见那青山缭绕的灊山(位于今安徽省宣城市,有佛教名山之称)在烟雾中若隐若现,翠绿的山色更显得静谧而深远。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和诗人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与渔家琛上人共度时光时的闲适心境,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
想伊不住。船在蓝桥路。
别语未甘听,更拟问、而今是去。
门前杨柳,几日转西风,将行色,欲留心,忽忽城头鼓。
一番幽会,只觉添愁绪。邂逅却相逢。
又还有、此时欢否。
临岐把酒,莫惜十分斟,尊前月,月中人,明夜知何处。
柳与堤回,桥随波转,望中如在蓬莱。
水禽高下,烟雾敛还开。
认是仙翁住处,都不见、一点尘埃。
壶天晚,清寒带雪,光景自徘徊。高才。
廊庙手,当年平步,直到尧阶。
况今朝调鼎,尤待盐梅。
只恐身闲不久,难留恋、花月楼台。
看新岁,春风且送,五马过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