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伊不住。船在蓝桥路。
别语未甘听,更拟问、而今是去。
门前杨柳,几日转西风,将行色,欲留心,忽忽城头鼓。
一番幽会,只觉添愁绪。邂逅却相逢。
又还有、此时欢否。
临岐把酒,莫惜十分斟,尊前月,月中人,明夜知何处。
想伊不住。船在蓝桥路。
别语未甘听,更拟问、而今是去。
门前杨柳,几日转西风,将行色,欲留心,忽忽城头鼓。
一番幽会,只觉添愁绪。邂逅却相逢。
又还有、此时欢否。
临岐把酒,莫惜十分斟,尊前月,月中人,明夜知何处。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时的复杂情感和对逝去时光的追忆。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表达了内心的愁绪与不舍。
"想伊不住。船在蓝桥路。" 这两句直接点出了诗人的思念之深,蓝桥路成为了离别的象征,而船则是行者即将远去的工具,更凸显出对所爱之人的留恋。
"别语未甘听,更拟问、而今是去。" 离别之际,总有一些话想要说出口,但又难以启齿,尤其是在分别即将发生时,这种欲言又止的情感更加复杂。
"门前杨柳,几日转西风,将行色,欲留心,忽忽城头鼓。" 杨柳在古代常象征离别之情,此处门前的杨柳受西风吹拂,似乎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动荡。而“将行色”则表明时间紧迫,离别即将到来,但又不忍心离去,因此欲留之心强烈。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忽忽城头鼓”突兀地打破了这一切,提醒着诗人必须面对即将到来的分别。
"一番幽会,只觉添愁绪。邂逅却相逢。又还有、此时欢否。" 这几句表达了一种难得的幽会之情,但这份美好反而让诗人感到更加的愁绪。此时是否还能感受到欢乐,诗人留给读者一个开放的问题。
"临岐把酒,莫惜十分斟。尊前月,月中人,明夜知何处。" 最后,诗人在离别之际提议饮酒,以此来缓解心中的哀愁。月亮下的影像是诗人心中永恒的记忆,而“明夜知何处”则是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远方所爱之人的思念。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致的情感描写和细腻的景物渲染,展现了一个内心复杂、情感丰富的人物形象。
山雨惊客梦,晓晴山亦喜。
山僧惜我行,送我溪之涘。
轻舟如落叶,稳坐宛在水。
波纹动双趺,遥山逐面徙。
前林霜叶熟,风来散成绮。
丹黄积雨涯,时与菱荇抵。
不知塘栖路,沿山复几里。
离忧付汗漫,归兴亦容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