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皋亭至塘栖舟中寓目有作》
《自皋亭至塘栖舟中寓目有作》全文
明 / 李流芳   形式: 古风

山雨惊客梦,晓晴山亦喜。

山僧惜我行,送我溪之涘。

轻舟如落叶,稳坐宛在水。

波纹动双趺,遥山逐面徙。

前林霜叶熟,风来散成绮。

丹黄积雨涯,时与菱荇抵。

不知塘栖路,沿山复几里。

离忧付汗漫,归兴亦容与。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自皋亭至塘栖途中所见的山水景色和内心感受,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哲思。

首句“山雨惊客梦,晓晴山亦喜”以山雨初停、晨光熹微的景象开篇,仿佛山川也为诗人从梦中醒来而感到欣喜。接下来,“山僧惜我行,送我溪之涘”,山中的僧人似乎对诗人的离去感到不舍,将诗人送到溪边,增添了旅途中的温情与诗意。

“轻舟如落叶,稳坐宛在水”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小舟在水面轻轻滑行的情景,如同落叶随风飘荡,既展现了舟行的轻盈,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波纹动双趺,遥山逐面徙”则通过波纹与远山的变化,表现了舟行过程中的动态美,同时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与世界的不断变化。

“前林霜叶熟,风来散成绮”描绘了前方树林中成熟的霜叶,在风吹过时如同织成的锦缎般散落,色彩斑斓,富有画面感。

“丹黄积雨涯,时与菱荇抵”则转向对岸边景色的描写,丹黄交错的雨后景象,与菱角、荇菜等水生植物相互映衬,展现了自然界的丰富与和谐。

最后,“不知塘栖路,沿山复几里”表达了诗人对行程的不确定感,以及对沿途风景的沉浸与欣赏。“离忧付汗漫,归兴亦容与”则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未来的期待,将旅途中的忧愁寄托于广阔的空间之中,同时对归途充满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舟行途中所见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感悟,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旅程的思考与哲学意味。

作者介绍
李流芳

李流芳
朝代:明   字:长蘅   号:檀园   籍贯:六浮道   生辰:1575~1629

李流芳(1575~1629)明代诗人、书画家。字长蘅,一字茂宰,号檀园、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六浮道人。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猜你喜欢

高克恭青山半晴雨长卷歌

我曾轻舟直剪钱江水,因之越山秀色看迤逦。

会稽茂林脩竹果无双,怀哉若耶溪畔云门寺。

杜翁青鞋布袜真清豪,史公历穷五岳为雄遨。

要当读书破万卷,此风千载之下何寥寥。

尚书落笔不可当,吏隐喜得居钱塘。

酒壶诗册日左右,大块变态呈方方。

朝云黯淡入窗户,暮雨淅洒过河梁。

雨晴云散远山出,忽看鸦背翻斜阳。

隔岸师法参无尽,云林识语存其详。

模糊二米此颇变,亦如富春浓冶,略殊烟雨之潇湘。

诸公手眼各出长,前后倡和多佳章。

江山本是旧游历,对之顿忘孰幻常。

(0)

碧云寺

丹地翠云间,春山沐黛鬟。

肩舆出别业,拾级叩禅关。

坐看天花落,静闻石激潺。

三间精舍在,著我暂偷閒。

(0)

自玉河放舟至玉泉山·其三

桂棹沿溪历近村,不逾时遂造泉源。

三春岩壑丽如许,一室琴书静可论。

(0)

御园仲春

仲月茁蓂初,春光渐绮舒。

绿苔依北戺,轻籁入东疏。

林暖能言鸟,冰消负陟鱼。

调元廑亮政,弃暇喜翻书。

生意滋韶苑,农功载始畬。

行时将命驾,保介共咨茹。

(0)

万寿山即事·其三

梅雪清喷麝,松风谡起涛。

得奇欣在迩,因迥亦为高。

纵匪民之力,宁无作者劳。

抒怀聊即事,便与付宣毫。

(0)

咏竹垆

惠山传雅制,嶰谷饬良材。

古拟蟠夔鼎,华羞翠羽罍。

试煎泉味永,静对道诠该。

消渴宜摛藻,何人司马才。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