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地翠云间,春山沐黛鬟。
肩舆出别业,拾级叩禅关。
坐看天花落,静闻石激潺。
三间精舍在,著我暂偷閒。
丹地翠云间,春山沐黛鬟。
肩舆出别业,拾级叩禅关。
坐看天花落,静闻石激潺。
三间精舍在,著我暂偷閒。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前往碧云寺的旅程与在寺中所见所感。首句“丹地翠云间,春山沐黛鬟”以鲜艳的色彩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春天山间的美丽景色,丹地与翠云相映成趣,春山仿佛被黛色的发鬟轻轻覆盖,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接着,“肩舆出别业,拾级叩禅关”描述了诗人乘坐轿子离开私人庄园,一步步踏上通往寺庙的道路,心中充满了对禅宗文化的敬仰与探索的渴望。这里通过“拾级”和“叩禅关”的动作,既表现了道路的蜿蜒曲折,也暗示了心灵的净化之旅。
“坐看天花落,静闻石激潺”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坐在寺中,诗人欣赏着花瓣随风飘落的美景,耳边传来的是溪水潺潺流动的声音,这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与宁静,仿佛是大自然最纯净的乐章。
最后,“三间精舍在,著我暂偷閒”表达了诗人对寺庙内简朴而庄严的建筑的赞叹,以及在这里短暂获得心灵放松的愿望。这不仅是一次身体上的旅行,更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让诗人得以暂时远离尘世的喧嚣,寻找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力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同时也传达了对佛教文化及其所蕴含的宁静与智慧的向往与追求。
我昔游楚湘,登高岳麓边。
红颜映绿水,青娥在楼船。
笑掷黄金杯,醽醁来如泉。
纤纤弄花枝,令姿相比妍。
娇歌飏轻飙,长裾舞翩翩。
我醉浑欲颓,唫肩倚群仙。
青衿同游生,况复美少年。
白眼一粟馀,其气凌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