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一丈红》
《一丈红》全文
宋 / 杨巽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红白青黄弄浅深,旌分幢列自成阴。

但疑承露惊殊色,谁识倾阳无二心。

(0)
注释
红白青黄:四种颜色。
弄浅深:交织出深浅变化。
旌分幢列:旗帜分开排列。
自成阴:自然形成阴影。
承露:承受露水。
殊色:特别鲜艳的颜色。
倾阳:阳光。
无二心:始终如一,没有二心。
翻译
红、白、青、黄四种颜色交织出深浅变化,旗帜分开排列自然形成阴影。
只怀疑它们承受着露水显得特别鲜艳,又有谁知道它们在阳光下始终如一,没有二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通过对花色和阳光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

"红白青黄弄浅深" 一句,诗人以鲜明的色彩描写了花朵的层次与深度,红、白、青、黄四种颜色的交织,使人仿佛能闻到花香,触摸到花瓣的细腻。这里的“弄”字,不仅表现了自然界中生命力旺盛的生长状态,也透露着诗人对这种美景的喜爱与玩味。

"旌分幢列自成阴" 一句,则描绘出花朵在阳光下形成一片树荫,花间的空隙犹如古代帝王的大旗(旌)和华丽的车盖(幢),这些自然之物以其特有的方式排列,自成阴凉。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类文明的象征相结合,增添了一份丰富的意境。

"但疑承露惊殊色" 一句,诗人对花瓣上沾着露珠的现象表示出一种困惑,似乎在问这些小巧玲珑的水珠是如何承载了如此多变的光彩。这里的“疑”字,不仅表达了诗人的惊讶,也反映了他对于自然界中细微之处所蕴含的无限奥秘的赞叹。

"谁识倾阳无二心" 一句,最后诗人发出一个感慨,询问世间有谁能够真正理解那倾泻而下的阳光并不复杂,只是单纯地照耀着大地。而这种质朴与直接,却又如此难以被人们领悟。这里的“二心”暗指世人往往不以真心面对自然,或者说他们在欣赏自然美景时往往带有一种或多或少的心机。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致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艺术表现力。

作者介绍

杨巽斋
朝代:宋

杨巽斋,尝为监丞(《全芳备祖》前集卷一四)。今录诗二十六首。
猜你喜欢

贺弘甫三首·其一

燕支千丈赤云生,寒谷珊珊响佩琼。

彩笔翻将琴瑟谱,金笳吹作凤凰声。

香笼宝马星方烂,雪映长蛾山更明。

郑监图中添五色,春风连夜入边城。

(0)

湛如秋水大如箕,何事年来血乱披。

烁破三千尘数点,阅穷万卷电交驰。

几人世上休教白,片石山头尚可垂。

此日风沙吹满面,幸留冰鉴照双眉。

(0)

赠陈子

长斋无复酒为名,累月相依老弟兄。

每以笑谈当佛事,又从水月见交情。

朋当死地如山重,儒到寒边似叶轻。

南塔主人能爱客,暂将白日付棋枰。

(0)

大翁再过

入门先索袖中诗,未出还疑句过奇。

几日梦思惊铁磬,两人心胆告毛锥。

斲空祇恐伤天骨,霏屑时堪解佛颐。

白水一卮忘久坐,童饥任怨得归迟。

(0)

除夕别皈藏

明晓相逢隔岁期,秪争一宿惜分离。

论交死地情加重,定罪寒边老不疑。

愁到尽头宁再换,顽深彻骨更难移。

眼看归路消残晷,眄眄春来未可知。

(0)

秋呓八首·其四

倚杖逢人麈偶挥,风流还说旧王畿。

赭衣少妇能骑马,白面书生学打围。

是处烽烟迷笠屐,年来药碗失芳菲。

芰荷叶老虫声切,惆怅家山未可归。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