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花月二首·其一》
《花月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苏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月边那复有炎光,望月疏花意已凉。

吴质不须仍倚树,老来无柰许多香。

(0)
翻译
月亮周围已经没有炽热的光芒,望着稀疏的花朵,心情已经感到清凉。
吴质(古人对月亮的称呼)你也不必再靠着树欣赏,年纪大了,经不起太多香气的撩拨。
注释
月边:指月亮周围。
炎光:炽热的光芒。
望月:望着月亮。
疏花:稀疏的花朵。
意已凉:心情已感到清凉。
吴质:古人对月亮的称呼。
倚树:靠着树欣赏。
老来:年纪大了。
无柰:无奈。
许多香:太多香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苏轼的作品,名为《花月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词人在赏月时的心境和情感。

"月边那复有炎光":这一句表达了词人的疑问,似乎在询问为什么月亮周围还能看到热气腾腾的光芒。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透露出词人内心对于夏去秋来的感慨。

"望月疏花意已凉":这里的“疏花”指的是稀疏的花朵,可能是指晚夏或初秋时节,花朵已经不如春天那样繁盛。诗人通过望着这些稀疏的花朵,感受到一种凉意,不仅是温度上的变化,更有情感上的转变。

"吴质不须仍倚树":这一句中的“吴质”可能指的是古代名将伍子胥,据说他曾在江边凭栏远望。这里诗人提到不需要再像过去那样倚靠着树木,这可能是在表达一种超脱和放下。

"老来无柰许多香":柰是一种水果,与橘子相似,常用来比喻年轻时的热情与追求。诗人在这里说到到了老年,无论是物质上的享受还是精神上的追求,都已经不再像年轻时候那样执着于许多香气浓郁的事物。

整首诗通过对月光、花朵和个人经历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在夏秋交替时节的感慨,以及随着年龄增长而产生的情感转变。它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更是对生命境遇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苏泂
朝代: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猜你喜欢

偶题

黄沙蚬子贱如泥,赤鲤青鲇价总低。

日饮两杯家酿熟,阁徐经史又山溪。

(0)

谢陈粹之佥宪惠语类欧文唐诗品汇

稠叠颁分几案盈,穷儿暴富可胜情。

滥觞此日嗟文字,老眼馀谁敢秤评。

博约的知遵鲁叟,疏慵深恐负先生。

石亭一瓣当西席,便合低头拜使星。

(0)

象城秋望

惊风撼树寒飕飕,凝云压城颓不流。

凤凰已去梧桐老,孤台屹立空清秋。

清秋光景望不极,水共长天同一色。

霜华著岸芙蓉红,芦叶凌波雁沙白。

翠微深处烟迷迷,浮屠百尺与云齐。

紫霞仙人逝不返,空馀草木寒鸦栖。

倚楼停立吟未了,南桥日落行人少。

千门万户砧杵閒,笳声连城山月小。

(0)

翠渠和余捕鱼之作重有所警盖君子乐善忘己之心也顺思心前言之惷而嘉翠渠之贤更用韵以谢

惷言鱼味愧芳鲜,好善真成海纳川。

颜色訑訑今不少,比君奚啻隔天渊。

(0)

十二月十三日夜周翠渠请饮有为南戏者

画堂红烛醉逡巡,深夜归来月转轮。

自是斯文情缱绻,不因歌舞易留人。

(0)

竹枝歌·其一

朝出采菱日暮归,掘头艇子荡斜晖。

无端惊起双鸂鶒,直傍南塘深处飞。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