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仙源路不穷,冲虚观口系孤篷。
自来渔父无寻处,曲曲千岩万壑中。
三日仙源路不穷,冲虚观口系孤篷。
自来渔父无寻处,曲曲千岩万壑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探访仙源的旅程,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向往。首句“三日仙源路不穷”展现了一种探索未知、追求神秘美的精神,暗示了旅程的漫长与充满未知。接着,“冲虚观口系孤篷”一句,通过“冲虚观”这一道教文化符号,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寻求心灵宁静的氛围,而“孤篷”则形象地描绘了旅途中简朴而独立的生活状态。
“自来渔父无寻处”一句,借用了古代渔父隐居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寻找内心宁静、远离世俗喧嚣的愿望。最后,“曲曲千岩万壑中”以壮丽的山川景象收尾,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雄伟与美丽,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广阔与深邃,以及在自然中找到心灵归宿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哲学思考。
对楼头、欠招欢伯,和风吹老芳讯。
凭阑面面蒲萄绿,依约碧岑才寸。无尽兴。
纵燃竹烹泉,亦自清肠吻。凭谁与问。
旧城郭何如,英雄安在,何说解孤愤。
铜鞮路,极目长安甚近。当时宾主相信。
翩翩公子登高赋,局面还思著紧。乘暇整。
谩课柳评花,援镜搔蓬鬓。江平浪稳。
怅我有兰舟,何人共楫,毋作孔明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