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谒比干墓》
《谒比干墓》全文
清 / 郑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墓禽知敬久无音,樵采含悽远不侵。

气共微箕存祖社,魂伤姬孔表冈林。

千秋死谏无公酷,半日句留望古深。

垄畔请携卷石去,桉间时见昔年心。

(0)
鉴赏

这首诗《谒比干墓》由清代诗人郑珍所作,通过对比干墓地的景物描绘和情感抒发,展现了对先贤的崇敬与缅怀之情。

首联“墓禽知敬久无音,樵采含悽远不侵”,以墓禽和樵夫的形象,表达了对比干墓的庄严肃穆之感,即使无人问津,也未被外界的喧嚣所侵扰,体现出一种永恒的宁静与敬意。

颔联“气共微箕存祖社,魂伤姬孔表冈林”,将比干墓与古代的祭祀场所相联系,通过“微箕”这一古代祭祀用具的意象,强调了比干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同时以“姬孔”指代周朝的两位圣贤,进一步凸显了比干作为忠臣的形象,其灵魂在山冈树林中得到寄托与哀思。

颈联“千秋死谏无公酷,半日句留望古深”,赞扬了比干因忠诚而遭受的不幸,却并未因此而失去其高尚的品质。这一联通过对比干死谏的描述,表达了对其人格的崇高评价,同时也暗示了后人对这种忠诚精神的深深敬仰。

尾联“垄畔请携卷石去,桉间时见昔年心”,诗人希望在比干墓旁留下一块石头作为纪念,象征着对这位先贤的怀念与敬仰。同时,通过“桉间时见昔年心”的描述,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追忆与感慨,以及对先贤精神的传承与延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干墓地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不仅表达了对先贤的深切缅怀,也体现了对忠诚、正直等传统美德的颂扬,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人文价值。

作者介绍

郑珍
朝代:清   字:子尹   号:柴翁   籍贯:贵州遵义   生辰:1806—1864

郑珍(1806~1864)清代官员、学者。字子尹,晚号柴翁,别号子午山孩、五尺道人、且同亭长,贵州遵义人。道光十七年举人,选荔波县训导,咸丰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未行而卒。学宗许郑,治经学、小学,亦工书善画,还是晚清宋诗派作家,其诗风格奇崛,时伤艰涩,与独山莫友芝并称“西南巨儒”。所著有《仪礼私笺》、《说文逸字》、《说文新附考》、《巢经巢经说》、《郑学录》等。
猜你喜欢

临江仙·其三和元规

蠢动含灵天赋与,逍遥性分元均。

莫生异见乱吾真。只今中有主,浑与化为人。

那更徽词清彻底,轻埃欲染无因。

惟应得此便凝神。百魔咸息战,六道永停轮。

(0)

临江仙·其一邓恒甫画六鹤于浑沦庵,请予题,遂作

莫怪精神都素淡,全谙千载松头。

羽人幽意苦相投。殷勤争点写,展转动吟酬。

况有咸阳兄弟事,教人闻见忘忧。

我生曾是眷仙标。一从挥洒后,相继未能休。

(0)

寄林太守

长生门户谁不爱,只要自己下功大。

九宫台上黄芽生,白玉池边蟠桃在。

撞动天关鬼神伏,拨转地轴阴魔败。

河车搬上九重天,日月鍊成金世界。

(0)

又省衣

衣服贵适宜,冬裘与夏葛。

眷兹修行人,初不事精洁。

轻纱并丽帛,样新价亦别。

每缣数千钱,拙工乱裁截。

些小未称身,中心已不悦。

曾知有贫者,冬夏皆皮裂。

(0)

云台治

汉朝人与道翱翔,是处遗踪属静方。

烟外桃花非俗种,风前柏实有馀香。

杖穿翠霭通深窅,舟驾洪波入渺茫。

千八百年三十代,云台空碧佩琳琅。

(0)

陈树人旅日本三年,有书展转问讯,为答一首

湖舠旧迹寻常溯,老去争怜百未成。

汝尚清勤犹昨日,近劳书问说平生。

心知违患宁能远,志不随人只独行。

何事三年终作客,此怀兼为告元瑛。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