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行便行,要坐便坐。六处神通,是个什么。
把定时一物不为,放行时杀人放火。
要行便行,要坐便坐。六处神通,是个什么。
把定时一物不为,放行时杀人放火。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元净所作的禅宗偈语,简洁明快,富有禅意。它以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作为比喻,传达了禅修者的超脱与自由精神。
"要行便行,要坐便坐",这两句表达了禅者随心所欲、不受拘束的生活态度,强调的是内心的自在和行动的自然。
"六处神通",在佛教中常用来形容修行者的六种神通能力,这里可能象征着禅者对世间万象的洞察力和超越世俗的理解。
"把定时一物不为,放行时杀人放火",看似矛盾,实则寓意深刻。"把定时一物不为",指的是禅定之时,心灵空明,对外界事物无执念;"放行时杀人放火"则是说,在日常生活中,禅者能保持内心的清净,即使面对极端情境也能保持平和,不被外在行为所左右。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般地揭示了禅修者追求的心境——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智慧,不受外界干扰,达到超然的境界。
攻玉为方盘,可据以饮食。
又可安文枰,两仙相对奕。
簿书应接罢,胥不留踪迹。
散步到其间,如临苍山壁。
下有清冷波,滟滟欲侵席。
坐兼仁智乐,岂独烦襟释。
长沙春正妍,樽酒会嘉客。
好事清河翁,题名刻之石。
常时月好赖新晴,不似年年此夜生。
初出海涛疑尚湿,渐来云路觉偏清。
寒光入水蛟龙起,静色当天鬼魅惊。
岂独座中堪仰望,孤高应到凤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