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月十五日夜同卫谏议看月》
《八月十五日夜同卫谏议看月》全文
唐 / 秦韬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常时月好赖新晴,不似年年此夜生。

初出海涛疑尚湿,渐来云路觉偏清。

寒光入水蛟龙起,静色当天鬼魅惊。

岂独座中堪仰望,孤高应到凤凰城。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uèshítóngwèijiànkànyuè
táng / qíntāo

chángshíyuèhǎolàixīnqíngniánniánshēng
chūchūhǎitāoshàng湿shī

jiànláiyúnjuépiānqīng
hánguāngshuǐjiāolóngjìngdāngtiānguǐmèijīng

zuòzhōngkānyǎngwànggāoyìngdàofènghuángchéng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明净的中秋夜晚,诗人与友人一起观赏明月的情景。首句“常时月好赖新晴”表达了一种期待和喜悦之情,因为在古代,农历八月十五日的月亮尤为圆满美丽,而这种清新的晴朗天气,更是欣赏明月的最佳条件。紧接着,“不似年年此夜生”则透露出一种对这特别之夜的赞叹,它不同于往年的任何一个夜晚。

“初出海涛疑尚湿,渐来云路觉偏清”两句,形象地描绘了明月从海洋中升起,最初似乎还带着水汽,但随着它越过云层,其光芒变得愈发清澈。这里的“海涛”和“云路”都为画面增添了一种辽阔与神秘。

接下来的“寒光入水蛟龙起,静色当天鬼魅惊”两句,则通过对月光在水中的反射和蛟龙的腾跃,以及对夜空中鬼魅般景象的描绘,展现了明月所带来的超自然力量。

最后,“岂独座中堪仰望,孤高应到凤凰城”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在观赏明月时内心的敬畏与向往,而且还通过“凤凰城”的形象,将这种美好升华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整首诗语言精炼,意境辽远,不仅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夜晚,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秦韬玉

秦韬玉
朝代:唐   字:中明   籍贯:京兆(今陕西西安市)   生辰:882

秦韬玉,生卒年不详,字中明,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或云郃阳(今陕西合阳)人,唐代诗人。出生于尚武世家,父为左军军将。少有词藻,工歌吟,却累举不第,后谄附当时有权势的宦官田令孜,充当幕僚,官丞郎,判盐铁。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后,韬玉从僖宗入蜀,中和二年(882)特赐进士及第,编入春榜。田令孜又擢其为工部侍郎、神策军判官。时人戏为“巧宦”,后不知所终。
猜你喜欢

夜坐读书闻瓶梅之香口占五绝

客去门扃未作眠,续灯添火了残编。
此时孤绝谁相与,能送幽香亦可怜。

(0)

与潘文叔游稀岳四首

远看云吐吞,近见日出没。
解駮谓须臾,迷漫翻倏忽。
山灵似知我,老兴不得发。
纵使尽高深,安能造剞劂。

(0)

与苏运使诩四首

草木日摇落,道路方阻长。
丰年米故贱,逆旅钱自荒。
暝宿村舍烟,朝行板桥霜。
岂不愿息肩,于此增彷徨。

(0)

赠杨左司三首

有来闻说上封章,造膝言之外敢昌。
但见诏除频宠渥,是知明圣识忠良。
都司万事无不理,一语九州当致康。
况此十年门下士,反从勾漏吊沉湘。

(0)

白发三首

少年志愿立修名,隐显悠悠略未成。
倚赖少陵诗不误,白间会有黑丝生。

(0)

初夏山居有怀长沙从游四首

我爱长沙国,全如洛与伊。
诸公早闻道,老我谩耽诗。
忆昨相追逐,何知有别离。
湘西一回首,莽莽便天涯。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