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书》
《读书》全文
明 / 刘鸿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城郭淡无役,书签颇自娱。

不知天下事,且作古人徒。

岁月词章老,风尘志气孤。

名山如可托,蓑笠谢江湖。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书斋中沉浸于阅读与思考的生活状态,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首联“城郭淡无役,书签颇自娱”描绘了诗人远离尘嚣,沉浸在书籍的世界中,享受着内心的宁静与愉悦。这里的“淡无役”不仅指城市生活的平淡,更暗含诗人对官场束缚的解脱,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书签颇自娱”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主要乐趣在于阅读,书签的使用不仅方便查阅,也象征着知识的积累和内心的充实。

颔联“不知天下事,且作古人徒”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他似乎对世间的纷扰不闻不问,选择以古代贤人为榜样,追求一种超越时代的理想生活。这里既有对古代文化的仰慕,也有对现代生活的逃避,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

颈联“岁月词章老,风尘志气孤”则表达了诗人随着年岁的增长,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以及在世俗中的孤独感。岁月的流逝让他的作品逐渐成熟,但同时也让他在社会中显得格格不入,这种孤独并非来自于外界的排斥,而是源于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深刻理解。

尾联“名山如可托,蓑笠谢江湖”则是诗人对未来生活的设想。他渴望找到一个可以寄托身心的地方,过上与世无争、自由自在的生活。这里的“名山”既可理解为自然界的高山,也可视为精神上的归宿。而“蓑笠谢江湖”,则意味着诗人愿意放弃世俗的荣华,选择一种更为简单、贴近自然的生活方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理想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精神自由的不懈追求。

作者介绍

刘鸿渐
朝代:明

刘鸿渐,字绍嘉。东莞人。明神宗万历时人。理学家,学者称磐石先生。尝六中副车,年八十七卒。有《易说》、《兰轩诗文集》、《汇雅》、《省劝录》诸书。民国张其淦《东莞诗录》卷一八有传。
猜你喜欢

题高彦敬画二轴·其一

疏疏澹澹竹林间,烟雨冥?见远山。

记得西湖新霁后,与公携杖听潺湲。

(0)

送柳汤佐怀孟总管

河山王屋翠岧峣,玉辇曾临号乐郊。

老子分符称太守,诸儿骑竹候前茅。

春苗秋实供厨传,紫笋朱樱入贡包。

手种成阴千树柳,政成应有凤来巢。

(0)

次韵西云长老赠周仲和

江南春水碧於天,白鸟沧洲兴渺然。

刺绣可能如倚市,力田终不似逢年。

几因莼菜怀张翰,欲把丹砂访稚川。

才力如君强健在,不妨沽酒醉花前。

(0)

本斋先生挽诗·其二

德邵龟龄迈,神全鹤发春。

管宁安皂帽,龚胜谢蒲轮。

小楷名空在,遗言意更亲。

平生知己恨,泪落霅溪滨。

(0)

赠张彦古

秋雨新巳风日清,匆闻剥啄紫门声。

出逢麻衣老仙伯,身长七尺双瞳明。

平生学道几半世,一见洒洒心为倾。

大道无为返尔朴,自然有路通长生。

我今素发飒以白,宦途久矣思归耕。

吴兴山水况清绝,白云满岭堪怡情。

老仙何当从我去,小筑茅屋依峥嵘。

还丹已就蓬岛近,笑指尘海寻方平。

(0)

送周正平学士致仕还里

关吏晨启门,㒒夫戒首途。

祖道京城南,喜色动闉阇。

仕宦非徒荣,出处贵合义。

公今虽未耄,进退有馀地。

高蹈激流俗,清风耸朝廷。

增秩仍继禄,圣明优老成。

逍遥桑梓间,年高德弥邵。

红颜醉春酒,白发照晴昊。

两疏真勇决,四皓甘隐沦。

汉史不专美,古今凡几人。

青牛当南游,紫气巳先路。

我欲强著书,怀哉未能去。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