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扬之水》
《扬之水》全文
秦 / 诗经   形式: 四言诗

扬之水,白石凿凿。素衣朱襮,从子于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

扬之水,白石皓皓。素衣朱绣,从子于鹄。既见君子,云何其忧?

扬之水,白石粼粼。我闻有命,不敢以告人。

(0)
注释
扬:激扬。
一说扬为地名。
凿凿:鲜明貌。
一说形容石头高低不平之状。
襮:绣有黼文的衣领,或说衣袖。
从:随从,跟随。
沃:曲沃,地名,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北。
既:已。
君子:指桓叔。
云何:如何。
云,语助词。
皓皓:洁白状。
绣:刺方领绣。
鹄:邑名,即曲沃;一说曲沃的城邑。
其忧:有忧。
粼粼:清澈貌。
形容水清石净。
命:命令,政令。
翻译
小河里的水啊汩汩流淌,光洁的山石被冲刷激荡。士兵白衣红领整装待发,跟随他从曲沃奔赴疆场。我们见到了勇武的桓叔,还有什么不欢乐的地方?
小河里的水啊汩汩流淌,光洁的山石白得发光亮。士兵白衣红袖整装待发,跟随他从鹄邑奔赴疆场。我们见到了勇武的桓叔,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地方?
小河里的水啊汩汩流淌,水底山石映出粼粼波浪。我刚刚得到起事的命令,不敢轻易告人传播四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优雅的宴会或是婚礼仪式,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参与者的装扮展示了当时人的文化生活。扬之水的波光粼粼,与白石相映成趣;素衣朱襮、绣的使用则展现了古代服饰的精美和礼仪的重要性。诗中“既见君子,云何不乐”和“既见君子,云何其忧”的问询,表达了对遇到贵族或贤者的喜悦之情,但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深沉的情感或是社会责任的担忧。最后一句“我闻有命,不敢以告人”则透露出了诗人对于某种信息或命令的保密和敬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与人文活动的描绘,展现了古代文化的丰富性,同时也蕴含着诗人的深层情感和社会态度。

作者介绍
诗经

诗经
朝代:秦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猜你喜欢

梅花二十首·其十五

才有梅花便不村,其人如玉立黄昏。

些些蕊里藏风韵,个个枝头带月魂。

常挹清香来燕坐,可教落片点空樽。

到腰深雪庭前白,心事寒松拟共论。

(0)

咏梅杂诗·其九

茶灶熏炉与笔床,黄昏待月在东厢。

无人知得花清处,影落寒池水亦香。

(0)

鸡冠花·其二

众卉在篱下,惆怅秋光同。

老农面寸垢,满口封培功。

吾亦事吾事,买菊浇寒筒。

(0)

金丹诗四十八首·其四十

隐迹人间数十年,不令众觉种丹田。

五行聚会生俄尔,一颗圆明出自然。

湛湛神炉开白雪,依依铅鼎泻红莲。

近来不觉浮名起,多被人来叩妙玄。

(0)

憩清风峡

扶疏古木矗危梯,开始知经几摄提。

还有石桥容客坐,仰看兰若与云齐。

风生阴壑方鸣籁,日烈尘寰正望霓。

从此上山君努力,瘦藤今日得同携。

(0)

虚谷

虚室既生白,空谷亦传声。

山翁抱高标,借为虚谷名。

中有如带水,流出心源清。

我欲从之游,临风濯尘缨。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