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丹诗四十八首·其四十》
《金丹诗四十八首·其四十》全文
宋 / 张继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隐迹人间数十年,不令众觉种丹田。

五行聚会生俄尔,一颗圆明出自然。

湛湛神炉开白雪,依依铅鼎泻红莲。

近来不觉浮名起,多被人来叩妙玄。

(0)
注释
隐迹:隐藏踪迹,不为人知。
丹田:人体内脏器官之一,与修炼、内功相关。
五行: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
湛湛:形容深沉清澈。
铅鼎:古代炼丹常用的器皿,象征炼丹过程。
妙玄:指高深玄妙的修炼理论或技艺。
翻译
在人世间默默修炼数十载,不让众人察觉炼丹之术。
五行之力汇聚瞬间,一颗明亮的丹丸自然而然地诞生。
神妙的炼丹炉中白雪沸腾,红色莲花般的精华从铅鼎缓缓流出。
最近我并未察觉名声渐起,常有人来探寻玄奥的修炼之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继先的作品,属于道家内丹修炼的诗歌。全诗围绕着修炼金丹、追求超脱尘世的主题展开。

“隐迹人间数十年,不令众觉种丹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长期隐居于世,秘密进行内丹修炼,不让外界知晓其修行之事。这里的“丹田”指的是内丹修炼时的心灵深处或身体中的特定位置。

“五行聚会生俄尔,一颗圆明出自然。”这两句描绘了内丹修炼过程中,五行(金、木、水、火、土)之气聚合生成丹的景象。“一颗圆明”指的是通过修炼而成就的金丹,它象征着纯净和完整的境界。

“湛湛神炉开白雪,依依铅鼎泻红莲。”这两句则用了煉丹的烹制过程来形容内心世界的变化。“湛湛神炉”、“依依铅鼎”都是修炼时使用的器具象征,而“白雪”和“红莲”分别代表着纯净无瑕和高洁出尘的境界。

最后,“近来不觉浮名起,多被人来叩妙玄。”则表达了诗人在长期修炼后,不再关注世俗的虚名,而是更多地吸引有识之士前来探讨深奥的道家真理。

整首诗通过对内丹修炼过程的隐喻和象征,展现了诗人追求超越、返璞归真的精神境界。

作者介绍
张继先

张继先
朝代:宋   字:嘉闻   号:翛然子   籍贯:林灵素真   生辰:1092-1127

张继先(1092-1127),字嘉闻,又字道正,号翛然子,“翛然子”。 北宋末著名道士,正一天师道第三十代天师。元符三年(1100年)嗣教,宋徽宗赐号“虚靖先生”。靖康二年(1127年)羽化,年仅三十六岁,葬安徽天庆观。元武宗追封其为“虚靖玄通弘悟真君”。张继先终生未娶,无子,有《虚靖语录》七卷。张继先的思想影响了心学大师陆九渊。北宋末雷法大兴,天师派张继先天师、林灵素真人、王文卿真人、及南宗陈楠真人均为雷法有名的代表人物,
猜你喜欢

罗浮红鸟·其十二

武帝昭阳殿影沉,承恩飞燕贱南金。

可怜飞燕无颜色,不向仙源洞里寻。

(0)

赠姚雪庵·其五

玉环尺里觅来端,智眼尘生玉井寒。

与子自来安稳甚,蓬莱水湿不曾乾。

(0)

辽海舟中·其三十三

气盖五步内,强秦不可屈。

嗟哉丈夫心,空自等俦匹。

(0)

别焕之到韶阳此寄

柳丝长日漾风斜,乍尔扬帆意复嗟。

说尽数年浑似史,住来一月宛如家。

天开明月存肝膈,地拥惊雷足爪牙。

每到两宗难喻处,红妆一曲映春花。

(0)

春风·其二

月明小立爱纷披,数九初停境物移。

雁翅暖归过岭候,炉烟断见入帘时。

梅花落地飘还起,凤尾捎云薄易知。

欲煮一瓯春露茗,将铛悬向白莲池。

(0)

六贞词

碧天无路水无情,六朵芙蓉一夜倾。

未信香魂能啖虎,须知烈魄已干星。

黄金乱世人难得,红粉捐生事易轻。

好向苍梧最深处,几多衷曲诉娥英。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