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明偕诸兄弟拉友游青云寺》
《清明偕诸兄弟拉友游青云寺》全文
明 / 毕自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四围崒嵂插苍穹,路入青云一线通。

石隙泉流疑漱玉,松盘涧曲漫吟风。

骄嘶金络惊群稚,飞瀑雷轰震梵宫。

游兴正赊山色暝,归鞭遥盼月朦胧。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青云寺周边壮丽的自然景观与宁静的寺庙氛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兄弟好友在清明时节游览时的所见所感。

首联“四围崒嵂插苍穹,路入青云一线通”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四周山峰直插云霄的壮观景象,暗示了通往青云寺的道路仿佛一条细线,隐秘而神秘。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山势的险峻,也预示了旅程的不平凡。

颔联“石隙泉流疑漱玉,松盘涧曲漫吟风”则转向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石缝间流淌的泉水仿佛是玉石般晶莹剔透,松树蜿蜒盘旋于山涧,随风轻摇,仿佛在低吟浅唱。这两句通过“漱玉”和“吟风”的比喻,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

颈联“骄嘶金络惊群稚,飞瀑雷轰震梵宫”描绘了马匹在山路上的嘶鸣声,以及瀑布如雷般的轰鸣,这些声音不仅震撼了周围的环境,也触动了寺庙的宁静。这里通过对比,既表现了大自然的力量,也暗示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

尾联“游兴正赊山色暝,归鞭遥盼月朦胧”则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旅行的留恋之情。随着天色渐暗,山色更加迷人,诗人期待着归途,心中满是对月色朦胧中即将结束的旅程的不舍。这一联通过景物的变化,巧妙地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变化,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融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叹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作者介绍
毕自严

毕自严
朝代:明

毕自严(1569~1638年),(一作曰岩)字景会(一作景曾),淄川人(今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万家村)。天启、崇祯年间任户部尚书,掌管全国财政。在财源枯竭、入不敷出的情况下,毕自严精心协调、精打细算,支撑明朝财政近10年,功在社稷。毕自严万历二十年弱冠时进士及第,授松江推官。他年少有大才,尤善于综理复杂的经济事务。先后任刑部主事、工部员外郎、淮徐道参议、河东副使、洮岷兵备参议、陕西右布政使,泰昌元年升为太仆寺卿,跻身九卿之列。
猜你喜欢

宫词三十三首·其三十二

上圣忧劳昔未闻,看花岂复御佳辰。

内人闻道频相语,不见秋千已几春。

(0)

杂诗二十七首·其四

远水兼天冷暮云,惊风脱叶静逾闻。

蒲团宴坐都无事,只有山垆供夕熏。

(0)

淳熙七年春帖子.光尧寿圣宪天体道性仁诚德经武纬文太上皇帝閤六首·其六

一气暗随鸾辂动,万祥给会衮衣朝。

康衢歌吹东风里,满听儿童善祝尧。

(0)

嘉定甲戌正月以金部郎分阃东淮正当金虏弃巢南奔之时人不愿往以君命不敢辞首尾五年而不得代戊寅腊月以少蓬召而病且衰矣自知不堪世用决意南归舟次豫章三疏丐闲而不得请幡然东下舣棹南康重湖阁夜梦人告之曰死于庐山之下觉而识其事并以小诗谢山神

来到庐山日日阴,斜风细雨乱云深。

移舟夜壑人閒世,荷锸春郊物外心。

要把封疆安社稷,谁教轩冕换山林。

殷勤招隐知深意,五老朝来露玉簪。

(0)

僧房夜坐

万枝松里一篝镫,知是山房第几层。

静夜数声清磬响,上方应有诵经僧。

(0)

思归

忽忽已秋杪,言归欣有期。

节物想吾庐,青蕊繁东篱。

流匙白云子,蘸甲黄鹅儿。

对此忆羁旅,多应歌式微。

喜慰倚门心,愁消举案眉。

稚子闹檐隙,绕膝牵人衣。

归兴念如许,兼程犹苦迟。

明朝秋色里,乌帽风披披。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