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妇饮丹穴,芳声动庙庭。
所遭非令主,曾为筑怀清。
巴妇饮丹穴,芳声动庙庭。
所遭非令主,曾为筑怀清。
这首诗描绘了巴妇在丹穴饮酒,其芳香之气震动庙庭的场景。然而,她所遇到的并非明君,曾经为怀念清廉之士而修建了怀清台。诗中蕴含了对清廉之士的怀念与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明君的渴望。通过“巴妇”这一形象,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历史典故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展现了诗人对清正廉洁品质的推崇以及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碧烟秋寺泛潮来,水浸城根古堞摧。
尽日伤心人不见,石榴花满旧琴台。
春光深处曲江西,八座风流信马蹄。
鹤发杏花相映好,羡君终日醉如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