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凤凰台上忆吹箫.题宋楚鸿倚楼词卷》
《凤凰台上忆吹箫.题宋楚鸿倚楼词卷》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凤凰台上忆吹箫

百万呼卢,十千买醉,世间何策驱愁。

惹铜仙多事,铅泪长流。

一片唐陵汉寝,遗基在、舞罢歌休。

何况是,败荷衰柳,总不宜秋。凝眸。

金荃一卷,问宋玉家乡,陆瑁湖头。

怅频年踪迹,只客皇州。

欲觅燕昭旧事,高台畔、野水悠悠。

无聊甚,闲吟闲写,满幅银钩。

(0)
鉴赏

这首词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面对世事无常、人生百态时的愁绪与感慨。词人通过“百万呼卢,十千买醉”这样的豪放举动,试图驱散心中的愁云,但愁绪却如同铜仙之泪,无法遏制地流淌。词中提到的“唐陵汉寝”,象征着历史的变迁与繁华的消逝,而“败荷衰柳”则进一步渲染出一种萧瑟凄凉的秋日景象,强化了愁绪的主题。

词人以“金荃一卷”和“宋玉家乡,陆瑁湖头”的典故,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的向往与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现状的无奈与失落。“怅频年踪迹,只客皇州”一句,直接点明了词人的身世背景和生活状态,即长期漂泊在外,远离故乡。最后,“欲觅燕昭旧事,高台畔、野水悠悠”表达了词人对历史往事的追寻与怀念,以及对当前处境的无力感。“无聊甚,闲吟闲写,满幅银钩”则以轻松的笔调收尾,透露出词人在愁苦之余,仍能保持一份自我安慰与创作的热情。

整体而言,这首词情感丰富,意境深远,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深刻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愁绪的难以排遣,展现了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望钟山·其一

依然虎踞复龙盘,一片钟山日夕看。

天作双峰为凤阙,真人长在五云端。

(0)

从塞上偕内子南还赋赠·其三

而亲远在固原州,西望乡关泪欲流。

白发姑嫜因未见,艰难万里向罗浮。

(0)

古意·其一

望郎如枣子,今夜可来来。

莫使流黄月,清光拂不开。

(0)

古词·其二

蝴蝶亦有花,鸳鸯亦有草。

花草总芬芳,要郎置怀抱。

(0)

子夜歌·其三

借问刘季姗,今亦行三否。

定知姊妹中,辞藻人人有。

(0)

古意·其三

雨馀苔藓上,泥以燕衔香。

一片馀春色,依依在画梁。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