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丝摇落叹金城,深夜怀人华发生。
过雨疏烟浓树影,乍寒脱叶起秋声。
酒徒未欲论升斗,傲吏惟应隐姓名。
长羡鹿门多旧侣,沿溪踏月看秋耕。
柳丝摇落叹金城,深夜怀人华发生。
过雨疏烟浓树影,乍寒脱叶起秋声。
酒徒未欲论升斗,傲吏惟应隐姓名。
长羡鹿门多旧侣,沿溪踏月看秋耕。
这首清代王樛的诗描绘了秋天夜晚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首句“柳丝摇落叹金城”,通过柳丝凋零,暗示时光流逝,诗人对金城(可能指京城或边关)的感慨油然而生。次句“深夜怀人华发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人的深深思念,同时感叹自己已届中年。
第三句“过雨疏烟浓树影”,描绘了雨后夜景,稀疏的烟雾与浓密的树影交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接着,“乍寒脱叶起秋声”进一步渲染了秋季的到来,落叶声增添了季节的萧瑟感。
第五、六句“酒徒未欲论升斗,傲吏惟应隐姓名”转向了诗人自己的心境,他无意于世俗的功名,更愿过着淡泊的生活,隐匿姓名。最后两句“长羡鹿门多旧侣,沿溪踏月看秋耕”,诗人羡慕那些在鹿门山结交的旧友,他们能够悠闲地在溪边赏月,看着秋日农耕,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
整首诗以景抒情,借秋夜景色和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才大古难用,论高常近迂。
君看赵魏老,乃为滕大夫。
浮云无根蒂,黄潦能须臾。
知经几成败,得见真贤愚。
羽旄照城阙,谈笑安边隅。
当年老使君,赤手降于菟。
诸郎更何事,折箠鞭其雏。
吾知邓平叔,不斗月支胡。
东坡已报六年穰,惆怅红尘白首郎。
枕上溪山犹可见,门前冠盖已相忘。
故人年少真琼树,落笔风生战堵墙。
端向瓮间寻吏部,老来专以醉为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