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物菲菲自解欢,雨鸣孤枕夜漫漫。
忘形不到公荣饮,绝意休弹贡禹冠。
离乱家书万金直,艰难斗酒百忧宽。
囊空甑倒谁能救,泪湿花枝不忍看。
春物菲菲自解欢,雨鸣孤枕夜漫漫。
忘形不到公荣饮,绝意休弹贡禹冠。
离乱家书万金直,艰难斗酒百忧宽。
囊空甑倒谁能救,泪湿花枝不忍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觌所作的《感春四首》之四,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面对春景时的复杂心情和生活境遇。
首句“春物菲菲自解欢”,以春天万物生机勃勃的景象开篇,暗含着诗人内心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与自我慰藉。然而,“雨鸣孤枕夜漫漫”一句转折,将读者带入一个孤独、寂静的夜晚,雨声在孤枕边回响,时间仿佛凝固,营造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
接下来,“忘形不到公荣饮,绝意休弹贡禹冠”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态度。公荣饮和贡禹冠分别指古代文人雅士的聚会饮酒和戴冠,诗人说即使在这样的场合,也已无心参与,表现了他对世俗名利的超脱。
“离乱家书万金直,艰难斗酒百忧宽”则揭示了诗人在战乱年代的艰难处境。一封家书的价值堪比万金,可见通信的不易;而一斗酒却能暂时缓解百般忧愁,反映了生活的困苦与无奈。
最后,“囊空甑倒谁能救,泪湿花枝不忍看”两句,直接描绘了诗人生活的贫困与内心的痛苦。囊空表示经济拮据,甑倒暗示生活困难,连最基本的温饱都难以维持。面对如此境况,诗人只能默默流泪,不忍直视凋零的花枝,既是对现实的哀叹,也是对未来的无力感。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人文关怀。
不是南方热,爱此有永日。
人事断经过,萧然空一室。
风惊窗外竹,声如清庙瑟。
西塘荷已花,北户枣亦实。
仕途非所长,进寸辄退尺。
所以入市朝,愁苦甘首疾。
谪来已九年,底事无忧色。
山林兴甚长,湖海情何极。
双树遗真宇,青鸳切紫氛。
路盘千岭出,钟逼九天闻。
林影随崖断,泉声遇石分。
晓风先得日,春崦易藏云。
佛果当轩落,仙苗护砌薰。
客尘聊自拂,稽首贝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