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陵烟艇曾来否,相国铭章今在亡。
千古我能生感激,一碑谁可借辉光。
江波自映蒲轮返,原草还沾絮酒香。
事异凿抔终远去,鸿冥天阔道之常。
杜陵烟艇曾来否,相国铭章今在亡。
千古我能生感激,一碑谁可借辉光。
江波自映蒲轮返,原草还沾絮酒香。
事异凿抔终远去,鸿冥天阔道之常。
这首明代陈献章的《读张曲江撰徐䀻君墓碣(其一)》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和对先贤的敬仰之情。首句“杜陵烟艇曾来否”以杜陵(汉宣帝陵)的典故,暗示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询问是否还有人能如古人般驾舟来访。次句“相国铭章今在亡”则点出墓志铭的存在,但物是人非,令人感叹。
“千古我能生感激”表达诗人对徐䀻君事迹的深深感动,他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心怀敬意。“一碑谁可借辉光”进一步强调墓碑虽在,但其光芒已逝,无人能再分享其荣耀。
“江波自映蒲轮返,原草还沾絮酒香”通过描绘江水、原草和酒香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清而庄重的氛围,仿佛徐䀻君的精神仍在周围萦绕。
最后两句“事异凿抔终远去,鸿冥天阔道之常”总结全诗,意为世事变迁,人事如梦,但历史的规律和道德的追求永存,如同鸿雁翱翔于天际,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永恒之间的哲理。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崇敬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我闻先圣感春时,迟迟白日心伤悲。
我巢漂摇苦风雨,绸缪一纲振天维。
深衣玉几式忧患,帘外万息潜相吹。
天人当春悄怀抱,下土蠢蠢畴知之。
蓬门小女贮薄怨,春风入幕轻猜疑。
蜂颠蝶舞絮撩乱,含意凝睇羞陈词。
荡荡青天那可问,屈葬鱼腹陶沉醨。
江花恼人诉不得,杜鹃啼血成冤痴。
仙凡贵贱势殊绝,心烦意乱知无宜。
纫兰经年香气灭,忍此绵邈当语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