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新秋即事·其三》
《新秋即事·其三》全文
宋 / 王禹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百岁浮生一梦中,梦中何事有穷通。

姓名旧署黄麻纸,颜状今成白发翁。

烟暝小窗萤火碧,雨昏幽径蓼花红。

谪居始信为儒苦,生计兼无一亩宫。

(0)
注释
浮生:比喻短暂而虚幻的人生。
穷通:指仕途的升迁和困厄。
黄麻纸:古代用于书写的一种粗糙纸张。
颜状:容貌。
萤火碧:形容萤火虫发出的绿色微光。
蓼花红:蓼科植物开的红色花朵。
谪居:被贬谪到偏远的地方居住。
儒苦:儒者生活的艰辛。
一亩宫:一亩田地,这里比喻基本的生活保障。
翻译
百年人生如一场梦,梦中的得失又有何终穷。
过去的姓名写在黄麻纸上,如今我已变成满头白发的老翁。
夜晚的小窗边,萤火虫闪烁着绿色的光,雨后的幽静小径上,蓼花显得格外红艳。
流放他乡才深知做儒者的辛酸,生活无依,连一亩田地也没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禹偁的《新秋即事》之一节。诗中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个人的贫穷境遇与无奈心情。

"百岁浮生一梦中,梦中何事有穷通":这两句通过比喻人生的短暂如同一场梦,将个人经历中的成功与失败、富贵与贫穷统统视为梦中之事,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世事变化的感慨。

"姓名旧署黄麻纸,颜状今成白发翁":这里通过对比年轻时写下的名字和现在的白发,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个人岁月的积累,表现出一种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悲凉感。

"烟暝小窗萤火碧,雨昏幽径蓼花红":诗中的自然景象,如暮色中的萤火虫和雨后的蓼花,都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淡远的氛围。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秋天的特有情趣,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谪居始信为儒苦,生计兼无一亩宫":诗中的“谪居”指的是被贬官或流放,这里可能是比喻,用来表达个人的困顿与不幸。接着的“生计兼无一亩宫”则直接说明了诗人缺乏物质保障,连基本的生活资源都无法拥有,反映出诗人当时的艰难处境。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的无奈,以及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寻求生存与精神寄托的困难。同时,这也体现出了宋代文人面对个人境遇时所表现出的哲学思考和深沉情感。

作者介绍
王禹偁

王禹偁
朝代:宋   字:元之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生辰:954—1001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
猜你喜欢

邀德久兄灵芝纳凉

曾许西湖三百首,官身其奈苦相妨。

追陪岁月多遗策,零落风烟有断章。

人道拾遗无好句,天教老监学清狂。

且邀海内忘形友,领揽招提半日凉。

(0)

病足少苏次常之韵三首·其二

休从詹尹卜,数亦不难通。

寄禄逾三品,论才祇下中。

器攲终必覆,药裹漫成丛。

痼疾元来有,惟知酒有功。

(0)

次韵洪萃之太社真率之集三首·其二

鼎来那有说,铛坐太无哗。

击缶聊三奏,吹埙信一家。

劝时几礼醵,真率胜笾加。

老愧诗无律,新篇极叹嗟。

(0)

次韵潘德久借居西湖张氏园诗

竹居元为竹,闻借帚湖阴。

齐物千言就,巢枝一径深。

岚光开句眼,虚籁试禅心。

赓得西湖咏,何须更姓林。

(0)

再戏和转庵

孰裹经旬饭,谁同夜雨床。

何妨散花女,聊伴食鱼庄。

拟唤桃根渡,还思范蠡航。

江湖真落手,身世可兼忘。

(0)

次韵转庵书怀

应节何妨俗,伤春已是翁。

百年谙社酒,万里忆郫筒。

话旧肱堪折,追欢袖略通。

潘郎久不见,妙语想蘋鸿。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