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织声尖尖似针,更深刺著旅人心。
独言独语月明里,惊觉眠童与宿禽。
促织声尖尖似针,更深刺著旅人心。
独言独语月明里,惊觉眠童与宿禽。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行旅时的孤独感和对家乡的深切怀念。"促织声尖尖似针"形象地描述了秋虫鸣叫的声音,像是细针般刺痛心灵,增添了旅途中的寂寞与哀愁。
"更深刺著旅人心"则直接表达了这种声音如何深深触动行者的内心,让人更加思念远方的家乡和亲人。诗人通过这种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行者在秋夜中的孤独与哀愁。
"独言独语月明里"则是诗人在明亮的月光下自言自语,这种行为既表现了他的孤独,也反映了他内心的不安与矛盾。月亮常常象征着思念和宁静,但在这里,却似乎加深了诗人的寂寞感。
"惊觉眠童与宿禽"一句,则是说诗人突然醒来,发现身边不仅有熟睡的孩子(眠童),还有栖息在屋顶或附近树木的鸟类(宿禽)。这一惊醒,让他更加意识到自己在外漂泊的孤独状态,以及对家庭温暖的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自然描写,传达了诗人深刻的乡愁与旅途中的寂寞情怀,是一首表达思念之情颇为深沉的小品。
画我郎潜先帝时,而今白发渐参差。
若交传入都人眼,疑汝前身妙善师。
风雪衡山涕满膺,懒残不管自家身。
殷勤拨火分煨芋,却有工夫到别人。
花光老矣墨婆娑,无赖梅花一白何。
为问西来宗旨道,世间色相是空麽。
我为吾君役,而从乃主行。
险夷宁异趣,休戚与同情。
遇贼能无死,寻医剧不生。
通州一丘土,相望泪如倾。
自诡衡山道士孙,至今句法有轩辕。
世人未见题尧庙,尽把昌黎作寓言。
收拾衡云作羽衣,便如屈子远游归。
离骚忘却题天柱,为立斜阳问翠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