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木兰花慢.游丝。同舍弟翰风作》
《木兰花慢.游丝。同舍弟翰风作》全文
清 / 张惠言   形式: 词  词牌: 木兰花慢

是春魂一缕,销不尽;又轻飞。

看曲曲回肠,愁侬未了,又待怜伊。

东风几回暗剪,尽缠绵、未忍断相思。

除有沉烟细袅,闲来情绪还知。家山何处为春工?

容易到天涯。但牵得春来,何曾系住,依旧春归。

残红更无消息,便从今、休要上花枝。

待祝梁间燕子,衔他深度帘丝。

(0)
鉴赏

这首《木兰花慢·游丝》由清代词人张惠言所作,以游丝为题,描绘了一幅春日游丝飘荡、情感细腻流转的画面。

词中以“春魂”起笔,巧妙地将游丝与春的气息联系起来,赋予游丝以生命和情感。游丝轻盈飞舞,如同春魂在人间徘徊,难以消散。词人通过“曲曲回肠”、“愁侬未了”等词句,展现了游丝所承载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往的怀念,又有对未来的期待,情感细腻而深沉。

“东风几回暗剪”,描绘了春风轻轻拂过,游丝随风飘动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情感的变迁。“缠绵”二字,既形容了游丝的柔美,也隐喻了情感的纠葛和不舍。接下来,“除有沉烟细袅,闲来情绪还知”两句,通过烟雾的缭绕,进一步渲染了情感的朦胧与复杂,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

“家山何处为春工?容易到天涯。”这两句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远方的向往,春意虽能遍及天涯,但家的感觉却难以寻觅。接下来,“但牵得春来,何曾系住,依旧春归”则揭示了春去春来的自然规律,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暗含了对留住美好瞬间的渴望。

最后,“残红更无消息,便从今、休要上花枝。”以落花比喻美好事物的消逝,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待祝梁间燕子,衔他深度帘丝。”则是对未来希望的寄托,期待着燕子能够带来新的生机和希望,寓意着即使面对离别和失落,仍怀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词情感丰富,语言优美,通过对游丝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人生、情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怀念。

作者介绍

张惠言
朝代:清   字:皋文   号:茗柯   籍贯:武进(今江苏常州)   生辰:1761~1802

张惠言(1761~1802)清代词人、散文家。原名一鸣,字皋文,一作皋闻,号茗柯,武进(今江苏常州)人。乾隆二十六年生,嘉庆七年六月十二日卒。乾隆五十一年举人,嘉庆四年进士,官编修。少为词赋,深于易学,与惠栋、焦循一同被后世称为“乾嘉易学三大家”。又尝辑《词选》,为常州词派之开山,著有《茗柯文编》。
猜你喜欢

柏台自述四首·其二

钻龟打瓦不曾休,金注昏人岂自由。

谁谓纯诚无感格,会逢公议报私雠。

(0)

和答友人二首·其二

春来自多雨,行处只逢山。

赋分皆可乐,贪生常不閒。

人归挑菜处,鸟语落梅间。

翻恨新增酒,何从解醉颜。

(0)

题梅坛

封事悠悠即挂冠,苍烟古木锁空坛。

当时不识蓬莱客,祇作南昌一尉看。

(0)

和慎思未试即事杂书率用秋日同文馆为首句·其二

门深廛市远,幽寂兴何长。

径菊晴披艳,窗风晚逗凉。

圣经閒里醉,尘锁梦中忘。

更苦年来病,时看肘后方。

(0)

六祖传付偈颂·其十六祖

道果天成岂可猜,圆光何处更寻台。

性为妙种心为地,况有慈云作雨来。

(0)

六祖传付偈颂·其五二祖

宿来缘累尚相拘,何事圆成未自如。

十地三乘谁便了,了时犹待到无无。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