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来缘累尚相拘,何事圆成未自如。
十地三乘谁便了,了时犹待到无无。
宿来缘累尚相拘,何事圆成未自如。
十地三乘谁便了,了时犹待到无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裳对佛教思想的深刻探讨与表达。通过“宿来缘累尚相拘”,诗人表达了众生因业力束缚而难以解脱的现实。接着,“何事圆成未自如”则提出了对这种束缚状态的疑问,暗示了寻求解脱的渴望。后两句“十地三乘谁便了,了时犹待到无无”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佛教中的修行层次(十地)和达到的境界(三乘)作为探索解脱之路的途径,但最终的解脱似乎还需超越一切,达到“无无”的境地,即彻底的空寂或超越。整首诗以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和宇宙真理的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