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课儿联·其五七七》
《课儿联·其五七七》全文
清 / 梁鼎芬   形式: 对联

涕泣葵霜阁;栖迟柳浪簃。

(0)
鉴赏

此联描绘了两位主人公在不同环境中的生活状态。"涕泣葵霜阁"一句,以"涕泣"形容人物情绪的哀伤,"葵霜阁"则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仿佛是主人公身处一个被霜雪覆盖的向日葵阁楼中,内心充满了悲伤与无奈。"栖迟柳浪簃"则展现出另一番景象,"栖迟"二字描绘了人物的闲适与悠然自得,"柳浪簃"则是一个充满生机与宁静的所在,柳浪轻拂,环境宜人,与上句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世界和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副对联通过对比的手法,巧妙地表达了人生的复杂情感和多面性,既展现了人生的艰辛与痛苦,也揭示了在逆境中寻找慰藉与安宁的可能性。

作者介绍

梁鼎芬
朝代:清

梁鼎芬(1859—1919),晚清学者、藏书家,广东番禺人。字星海,一字心海,又字伯烈,号节庵,别号不回山民、孤庵、病翁、浪游词客、葵霜、藏山、藏叟等;室名有耻堂、葵霜阁、栖凤楼、抗愤堂等。光绪六年进士,授编修。历任知府、按察使、布政使,曾因弹劾李鸿章,名震朝野。后应张之洞聘,主讲广东广雅书院和江苏钟山书院,为《昌言报》主笔。辛亥革命前有反帝主战思想。后任溥仪的毓庆宫行走。
猜你喜欢

依韵和王平甫见寄

尊王兴霸国,古莫重齐桓。

仲尼书大法,亦莫重更端。

文章革浮浇,近世无如韩。

健笔走霹雳,龙蛇奋潜蟠。

飏风何端倪,鼓荡巨浸澜。

明珠及百怪,容畜知旷宽。

其后渐衰微,馀袭犹未弹。

我朝三四公,合力兴愤叹。

幸时构明堂,愿为栌与栾。

期琢宗庙器,愿备次玉玕。

谢公唱西都,予预欧尹观。

乃复元和盛,一变将为难。

行将三十载,衣被剧纤纨。

后生喜成功,往往舞朱干。

君家兄弟贤,挺拔尤坚完。

譬彼登泰山,孰辨云径槃。

忽在高高巅,两腋犹插翰。

我久知子名,曾未接子驩。

前者和君诗,薄言惭儿肝。

淮南喜子来,袖刺字未漫。

明日闻渡江,留书特相安。

今又获嘉辞,至味非咸酸。

(0)

花娘歌

花娘十二能歌舞,籍甚声名居乐府。

荏苒其间十四年,朝作行云暮行雨。

格夫气俊能动人,人能动之无几许。

前岁适从江国来,时因宴席相微语。

虽有幽情未得传,暗结殷勤度寒暑。

去春送客出东城,舟中接膝已心倾。

自兹稍稍有期约,五月连航并钓行。

曲堤别浦无人处,始笑鸳鸯浪得名。

尔后频逢殊嬿婉,各恨从来相见晚。

月下花前不暂离,暂离已抵银河远。

青鸟传音日几回,鸡鸣归去暮还来。

经秋度腊无纤失,爱极情专易得猜。

前时南圃寻芳卉,小忿不胜投袂起。

官私乘衅作威棱,督促仓惶去闾里。

萧萧风雨满长溪,一舸翩然逐流水。

忽逢小史向城来,泣泪寄言心欲死。

愿郎日日致青云,妾已长甘在泥滓。

更悲恩意不得终,世事难凭何若此。

郎闻兹语痛莫深,天地无穷恨无已。

我今为尔偶成章,便欲缄之托双鲤。

(0)

沛公歌

赤帝醉提龙剑行,径草没人壮士惊。

白蛇断裂不可续,神妪哀哀夜深哭。

酒醒自负气生虹,从者日畏天下雄。

秦皇玉舆来向东,安知隐在芒砀中。

妇人自识云气从,王命艰哉丰沛公。

(0)

雨中宿谢胥裴三君书堂

急雨射窗鸣,灯残我正寝。

穴蚓声苦长,流响入孤枕。

众醉如不闻,强聒亦已甚。

夜短竟无寝,困瞳剧尘碜。

(0)

阳武王安之寄兔鱼

原上一双兔,河中两尾鱼。

兔皮空被褐,鱼腹不藏书。

长跪置远意,故人情何如。

二物本潜伏,谁言罝网疏。

峥嵘岁亦晚,将驾归吾庐。

(0)

过涂荆二山遇暗石

淮流两山间,势束秋涨急。

聚石如伏兵,敛敛波下立。

轻舟不可防,而况昧所习。

暗值柂已毁,后者戒前及。

同发去渐遥,更愁寒滩涩。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